有位朋友生了個女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問我的意見。時下的姓名學我不懂,也不信,姓名學的筆劃陰陽五行本來就屬無稽之談,尤其篡入天地人三才說更屬荒唐,無庸贅論。父母自己沒學問,偏就是迷信這一套,以致於台灣現在小孩子的名字全給取的怪里怪氣、莫明其妙的,每個名字望之無不富麗堂皇、秀雅俊逸,但就是毫無意義,取這種名字,還不如用阿拉伯數字來得乾脆。
我有位朋友姓馬,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叫 「19」 ,去登記時,戶政人員把「19」改為「一九」,他不肯,說是「19」不是「一九」。戶政人員說名字不可以用阿拉伯數字,拿出姓名條例翻給他看:「戶籍登記之姓名,應使用教育部編訂之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我這位朋友不服,說憑什麼只能限用這幾本字典?阿拉伯數字電腦打不出來嗎?阿拉伯數字不是字,那什麼才是字?更何況每本字典的頁碼都是用阿拉伯數字,能說阿拉伯數字不是字典中所列的嗎?要是字典裡沒有阿拉伯數字,你能查得到字嗎?戶政人員說不過他,只好讓他登記了,所以他的兒子就叫「馬19」。「馬19」現在是小學生,他爸爸媽媽和老師叫他「馬一九」,但他的同學多叫他「馬拾九」或「馬么九」,三種叫法「馬19」都認,還真是有趣。
雖說如此,取名字仍有一定的章法,名字是一個人在社會關係上的識別符號,我以為在形式上掌握三個要點即可:好寫、好唸、好聽,至於在實質的意義方面,就看父母的學問了。
好寫是首要條件,畢竟文字基本上就是用寫的,筆劃不要太多,字形不要太複雜,好寫就好記,不但小孩子開始學寫不難,他人要寫也容易。
好唸,儘量用一般人會唸的字,這點不難,尤其學問不高的父母更屬容易。但難就難在要避開不雅的諧音,「避諧」是一門大學問,誰也不能十拿九穩,因為語音是與時俱進的,避得了一時,避不了一世,像「莊孝維」、「馬國畢」,以前沒什麼問題,現在都不能再用了。反正,取定名字後,身為父母的不妨多唸幾遍,也請朋友們幫忙唸唸,不要讓名字成了孩子悲慘人生的黯黑因子。
好聽,這裡說的是名字在聲調上給人的印象,我以為四聲之中,以「陰平」的聲調最好聽。例如:「開心」比「快樂」好聽,「平安」比「富足」好聽,「健康」比「強壯」好聽。在取名字方面,最後一個字若用「陰平」,就很好聽。
我統計歷代開國君主的名字,發現最後一個字是「陰平」的君主,國運都很不錯,反之,大多不佳,但也有例外,畢竟這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的,不太計較的話,也滿有趣的。
中國自周共和(西元前9世紀)以後即有信史,周以前有商,開國君主為湯;商以前有夏,開國君主為禹。
周的開國君主為姬發,弔民伐罪,開國建業。
犬戎犯周,破鎬京,殺周王,太子姬宜臼遷都至雒,列國爭霸,王室陵夷,名存實亡。
秦王嬴政一統天下,號始皇帝,二世而亡國。
劉邦布衣天下,建第一盛世。
王莽篡漢,死於商賈之手。
劉秀中興,後嗣諸帝多不永年。
曹丕篡漢,肇基於父操。蜀漢劉備、東吳孫權。
司馬炎篡魏,生子蠢如豬。
司馬睿南渡偏安,後嗣多孱弱幼主。
宋、齊、梁、陳,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
拓跋珪建魏,統一北方。
高洋篡東魏、宇文泰篡西魏,橫發橫破。
楊堅篡周,統一天下,子楊廣殺兄弒父,二世而亡國。
李淵代隋,再創盛世。
粱、唐、晉、漢、周,朱溫、李存勗、石敬瑭、劉知遠、郭威,播亂五十秋。
趙匡胤黃袍加身,國勢積弱不振。
趙構南渡臨安。
耶律阿保機建遼。
完顏阿骨打建金。
李元昊建夏。
一代天驕鐵木真。
癩痢頭朱元璋,子朱棣殺侄篡位,後嗣不良,早夭、造反、肥胖、貪玩、自閉、戀母、歇斯底里,以至於亡國,漢族末代王朝。
努爾哈赤七恨滅明。
楊堅是一個例外,他的兩個兒子,太子叫楊勇,二子叫楊廣,楊廣就是隋煬帝。
朱元璋也是另一個例外,但是他的兒子朱隸發動靖難之變,這一脈的後嗣卻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努爾哈赤也是例外,不過他是滿族,也許與漢族不可相提並論,但成吉思汗鐵木真卻是席卷歐亞的一代天驕。
還有一個朱溫,曾被唐帝賜名朱全忠,本來不錯,孰料稱帝後改名為朱晃,就不好了。
總之,我覺得不論名字是一個字或兩個字,最後一個字是「陰平」的聲調,唸起來就是最好聽的。我將這個意見提供給我的朋友,他很高興的接受了,不過他說還是要請教命理老師的意見,畢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此我就不便表示反對的意見了,其實取什麼名字都好,平安、開心,這一生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