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4

天龍國之歌(三)


傳蠟又稱傳火、傳燭,漢典:

「傳蠟」:唐 韓翃 寒食:「春城舞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 漢 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謂寒食節宮中鑽新火燃燭,以賜貴戚近臣,然後傳之於民。 明 張煌言 清明感懷:「傳蠟祗成前代事,藏煙何意異時名。」 

「傳火」:舊時寒食節禁煙後重行舉火。古代宮中取火以賜近臣,再傳遞民家,故稱。 宋 周邦彥 水龍吟·梨花:「傳火樓臺,妒花風雨。」 明 葉彌廣 雨中清明:「風俗久虛傳火事,郊原又負踏青行。」 

「傳燭」:即傳火。 宋 周邦彥 應天長·寒食:「長記那回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又見 漢 宮傳燭飛煙五侯宅。」

寒食期間禁火冷食,終止當天日落後,方得解禁。此時皇宮用榆木、柳木鑽取新火,並以蠟燭將火種賞賜貴戚近臣,此稱「傳蠟」。

不同於普羅大眾齊歡同樂的嘉年華,傳蠟是專屬皇帝與貴族近臣小圈圈裡的節目。傳蠟行於漢代,至唐代、宋代尚傳。唐‭ ‬韓翃‭ ‬寒食:「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說的是漢代故事。唐‭ ‬李綽‭ ‬輦下歲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唐代皇室仍流行傳蠟,這同時是寒食與清明不分的例子。宋‭ ‬江少虞‭ ‬宋朝事實類苑:「唐時唯清明以榆柳之火以賜近臣戚里。本朝因之,唯賜輔臣、戚里、帥臣、節察三使、知開封府、樞密直學士、中使,皆得厚賜,非常賜例也。」宋代皇室因襲唐制,但將傳蠟的圈子縮得較小,不是一體適用的恩賜。宋代以後的皇室不再流行傳蠟,因而成為詩人筆下的前朝往事。明‭ ‬葉彌廣‭ ‬雨中清明:「風俗久虛傳火事,郊原又負踏青行。」明‭ ‬張煌言‭ ‬清明感懷:「傳蠟祗成前代事,藏煙何意異時名。」

唐‭ ‬竇叔向‭ ‬寒食日恩賜火:「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竇叔向在唐代宗大曆12年(777)受宰相常袞提拔任職為左拾遺,左拾遺官位不小,但算不上近臣,竇叔向能夠得到皇帝御賜傳蠟,感到萬分驚喜,又是恩光、華燭,又是小臣、草茅的磕頭如搗蒜的賦詩謝恩。可見由皇宮直接宅配的傳蠟絕不會多,因為難得才顯珍貴,不然皇家之火人人可得就不稀奇了。

辭典裡解釋傳蠟會由貴族近臣宅邸再傳遞給一般百姓家庭,這點是很可疑的。如果真有其事,寒食節在城中奔流四散的點點火光,此情此景必定會成為詩人筆下絕佳的題材,然而卻一首詩也沒有。況且寒食結束,家家戶戶一定迫不及待升火炊食,隔壁鄰居或許借個火種圖個方便,但大規模的傳遞火種必定是沒有的。

傳蠟是皇帝與貴族近臣小圈圈裡的節目,所用的蠟燭在中古時代以前更是稀罕的東西,益加凸顯專屬於上流統治階級的貴氣。

古時中國蠟燭最早是由南方國家進口的蜜蠟,極為稀有。所謂蜜蠟,或稱蜜燭,是蜜蜂腹部分泌蠟汁為巢,取蜂巢煎而溶之,其上浮如油者凝固即成蜜蠟,初時為黃蠟,精製則成白蠟。供製燭及藥用等。晉‭ ‬葛洪‭ ‬西京雜記:「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枚。」晉‭ ‬張華‭ ‬博物誌:「諸遠方山郡幽僻處出蜜蠟,人往往以桶聚蜂,每年一取。」(漢典)

蠟燭被認為最早出現於公元前30世紀的古埃及,當時古埃及人把蘆葦插在融化的牛脂內製成蠟燭。直到中世紀,南歐及地中海沿岸的蠟燭仍是由牛脂和羊脂製成。中國南唐時期,南唐烈祖李下令以出產自江浙一帶的烏種子外面蠟層取代動物油脂製成蠟燭,令其製作價格大幅下降,使蠟燭從此在中國得以普及。(維基)

蠟燭最初僅專用於皇室,後來逐漸普遍,但也只有上流社會才消費得起。自漢至唐,蠟燭都是很珍貴的照明工具,尋常百姓家用的油燈、火炬,不能和蠟燭同日而語。

蜜蠟



因此,在詩人筆下的「寒食傳蠟」乃是尊榮豪奢的象徵,而由皇宮專人分火於五侯之家,其貴寵更不同於一般,這點在讀此詩的時候不可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