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

梁肅戎-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1978


在國民黨威權統治台灣時代,梁肅戎算是一號人物。梁氏往生後,阿扁特頒褒揚令,其中:「出任立法委員凡四十餘載,致力保障人權,維護言論自由,推動政治改革,促進民主法治,宣勤議席,建立法制,調和鼎鼐,卓著功績。」可謂實至名歸。

梁氏退休後搞了一個促統會(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要與昔日的「共匪暴政」和平統一,這並不算晚節有虧,此一時,彼一時,各為其主也,他們那一輩遷台而來的中國人大率如此,無可厚非。梁氏高舉「(一)堅持「一個中國」,邁向「和平統一」。(二)兩岸對等,「和平共存」;主權領土,共有共享。(三)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立場清楚,主張明白,擺明就是一個統派。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後來被馬英九師承用為「不統、不獨、不武」,但在前面多加個「不統」,照梁氏的詮釋,就是兩岸「不統一」、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沾不離,對於台灣國家定位等於沒説,但就政治而言,確是高明的騙術,而多數台灣人也吃這套。

找梁肅戎晚年照片時,意外找到這張:


一下子以為梁老有變裝的嗜好,結果不是,這位是梁肅戎的外甥女李淑珍,甥舅相貌如此酷似,實不多見。

3月流蘇@228公園


這兩天228的流蘇開始一點一點的綻放,距離滿開應該不遠了。

下圖是兩年前的滿開盛景,日期是3月29日,希望今年也能夠那麼美。

滿開!3月流蘇@228公園

2012/03/28

吳敦義-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1978


吳敦義的小平頭從年輕留到老,從黑留到白,始終如一,真的是很猛。


吳敦義曾經留過頭髮,不過據他自己説,他只有在1968年大三時留頭髮。但留頭髮很熱,且他的髮質不好,又硬,所以剪成短髮至今。他也曾經染過頭髮,但會過敏。最後聽太太的話,自然就好。

不知道傳説愛算命的吳敦義,有沒被算到過會當副總統?

「沒有!我沒有被算到過有一天會當副總統,不過,很多命理老師都説我有總統命。」(設計對白)

刨絲刀


今天買到兩支刨絲刀(我大概快成了刨絲刀迷了,看到不一樣的就很想買回來試一試),最上面這支叫做 Microplane Reibe grob ,很厲害的東西,可以把胡蘿蔔刨成雪花般細,真的很厲害!另外,還可以刨乾乳酪,刨馬鈴薯-做薯餅用,檸檬皮-做香料用,或者是用來擦蘋果泥,也很方便呢!

最右邊這把刨絲刀就買到後悔,不太好用,咬不太住肉,仔細一看,原來最前面的刀刃是平刀,不是齒刀,比現役左邊的這支難用多了,而且還比較貴。

吳伯雄-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1978


1978年的吳伯雄時任公賣局長,尚未濯濯,與今差異頗巨。「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苦彼濯濯也。」這段話在説,人性本善,但因為泯滅良知而使善心不存。後生晚輩見不善者豈能不改之?

2012/03/26

貓的情義

貓的情義

24日中午時分,天氣有些陰冷,偶而飄點雨,在關渡站附近的一處路邊,一隻花貓依偎著一隻黑貓沈沈的睡著。黑貓坐直身體,一動也不動的護衛著花貓,小心留意周遭的動靜。其實牠也很想睡,才閉上眼睛,一聽到有人經過,馬上睜開眼睛,看看沒事,一會兒才又緩緩的閉起眼睛。

我們猜牠們是什麼關係?是朋友?還是愛侶?你們猜呢?

午餐@水鳥公園52號

水鳥啤酒@水鳥公園52號

隔了好多年再去水鳥公園52號。啤酒是以前沒有的,很好喝,味道濃郁,甜甜的。鳳梨啤酒的風味,令人想起7在夏天進口的夏威夷水果啤酒。

美極鮮菇@水鳥公園52號

美極鮮菇,感覺醬裡的粉用得太多了,口感很像在吃麵糊。

蘋果捲@水鳥公園52號

蘋果捲是這餐唯一挑不出毛病的,甜度適中,輕爽--,可是!居然沒有水鳥特調奶茶!説是有一樣原料用完了!老板堅持不提供。

以前水鳥的水瓶裡有放薄荷葉,水喝起來清香清香的,現在沒有了,服務員告訴我們,以前隔壁有一塊空地,現在蓋起了房子,沒得種了,所以--。

這餐給我們的感覺,水鳥的口味和以前不同了,味道比以前輕淡許多,沒那麼鹹,也沒那麼甜,這對健康是不錯,不算是退步。但是備料不足,讓客人失望,實在不可取。

水鳥的啤酒很有特色,若是美極鮮菇的麵糊不要用那麼多的粉,可算是滿意的一餐。

2012/03/24

馬告鮭魚頭

馬告鮭魚頭(熟)

這道「馬告鮭魚頭」,主角是鮭魚頭,配菜是小蕃茄(牛蕃茄大的現在一斤要八、九十塊,實在太貴)、馬鈴薯、胡蘿蔔。

馬告鮭魚頭(生)

料理方法很簡單,食材洗切好,先將鮭魚頭浸入馬告米酒30分鐘,然後在塔吉鍋底先鋪上一層薄白蘿蔔片(防止食材結鼎),再將食材順序擺妥,天女散花一些鹽,小火燒30分鐘,時間到拿開鍋蓋,繼續燒到鍋底汁乾,移入烤箱炙10分鐘,食前淋上檸檬汁,吃一口,然後跳起來。

2012/03/22

馬告虱目魚肚

P1040900N

這道是「馬告虱目魚肚」,賣相普通,卻十分好吃。

馬告,是原住民族的山胡椒,在「瑞穗生活購物網」就買的到,不用親自跑上山。

幾乎是萬用香料的馬告,配什麼料理都很搭,特別和米酒簡直是天生絕配。

泡茶、泡水也很好喝,別有一番風味。

這道「馬告虱目魚肚」料理方法很簡單:

先將虱目魚肚洗淨擦乾,放入適當的容器中(最好是小長方型的容器)。

取一小把馬告,用刀面壓破,然後撒在魚肉上,注入米酒,淹過魚身。

放置30分鐘,等魚肉吸滿馬告酒水。

我是先用塔吉鍋小火燒10分鐘,魚身下墊蘿蔔片,防止魚肉結鼎。10分鐘後,拿開鍋蓋,讓餘瀝燒乾。

再放入烤箱燒烤(炙)10分鐘,完成。

享用時淋上檸檬汁,好吃得跳起來!

2012/03/18

晚餐

毛豆

這兩天的晚餐,彷彿是為了因緣某事似的,十分適意。

做完頭髮,依例來到御采。

毛豆-御采例行招待的小食。

清酒

冰鎮的清酒。

烤紅魽下巴

烤紅魽下巴,比青魽的魚味輕淡。

馬糞海膽壽司

馬糞海膽壽司,海膽此物,眼見心饞,口嘗味微,只圖一個意足。

櫻花蝦天婦羅

櫻花蝦天婦羅,不得不説是御采的敗筆。最不該的是,加了毛豆!

烤蔥

烤蔥也不太好,纖維太粗。

胡麻茄子

胡麻茄子,仍是最愛的味道,但是居然最後才上-而且是經過提醒,御采今晚有些不經心啊!

換機紀念日

Macbook&Air&iPad

終於入手 MacBook Air,也正是和MacBook説再見的時候。現在主要的工作是將MacBook的工作環境「移」到Air上,最後再將MacBook清理一番,之後會有一位好心的女士接手做她的新主人,這位女士一定能繼續善待她。

Macbook&Air&iPad

Macbook&Air&iPad 大合照,發現Air和 iPad的色彩很接近(應該是一樣),而MacBook偏紅,這樣,若以iPad為準,似乎可以不必對Air校色,先用一陣子再看看。

2012/03/14

側書

側書,或作側寫,舊時中文書牘的規距,有敬側、謙側兩種。經大概查找網路文件,彙輯各家説法,條列相關説明如下。凡在説明中須側右縮小的側書均指直式文書,本文為行文方便,一律以上標(sup)處理。有關橫式文書的側書如何定位,在本文最後會提到。

敬側:於信封書寫收信人「姓、職稱、名、啟封詞」時,對收信人名字採側右縮小書寫,以表尊敬,不敢直呼之意。

信封中路採「姓、職稱、名、啟封詞」的書寫方式,較為禮貌;此時「名字」且應敬擡側書。如:「高校長」、「江主任建俊」,即是最禮貌的寫法。

側名不側職:封文採「敬側」的方式書寫,只能側書名字,不可側書職稱、稱呼;若寫成「高校長強」「江主任建俊」,都是錯誤的。

在封文上,對於尊長直呼其名覺得不恭敬,不稱呼名字,又無從投遞,可以將名字以偏一側書寫 ,此為框內欄「敬抬 」的運用,又稱為「抬側 」、「側書 」(筆者註:亦有人稱為「尊側」),例如 :王校長大明道啟。

信封中路採「姓、名、女士/先生、啟封詞」的書寫方式時,名字不可側書。

敬側用於箋文中的特例:在信箋中如提到與收信人相關的親友或是社會知名人士等,有時不宜直接寫出他們的名字,以免失敬,但是如果不提,又無法說清楚,於是也用側書的方式以示敬意。如說「令業師有德先生」等是。

謙側:於箋文中對人自稱時,採側右縮小書寫,以示謙恭,不敢居正之意。

謙側的字體應寫小偏右:如:舍、愚、晚、後 、 拙、敝、職

前側後不側:如:校 、作《 海水正藍》。

側稱不側名:稱謂與名字連用時,只側書稱謂,名字不須側書。如:小兒高祥 。

謙側不當頭:謙側不宜寫在每行之頂格。(筆者註:側書不可位在行首,否則易使人誤以為「自抬」,反失謙側之意。)

首尾不側:謙側若是在每行的開頭或末尾,應該要避開。一般可用省略主詞、加大或縮減字距來避首尾,每段開頭的空格(抬頭)也可避首尾,但不可以故意用空白來避開,以免造成斷頭(首)或吊腳(尾)。

生側死不側:習俗死者為大,原於生時應側書者,死後可免。

謙側不拆行:謙側用語,宜避拆行書寫。

凡機關自稱時,用「本」字即可,且不必側寫,如:「本院」、「本局」、「本校」即是。人民對機關自稱「本人」時,不必側寫;但以名字自稱時,仍須側寫,以示禮貌。

學生對學校行文,涉及私務,均用「生」自稱,採偏右縮寫,以示謙側。

凡稱呼自己,或有關自己的親友,以側書來表示適度的禮貌。如「甚欣喜」,或「偉德聞而欣喜莫名」、「 友聞而甚為欣喜」等是。但是如果稱謂連同名字一起寫,就只側書稱謂,不連名字也一起側書。如「舍弟偉德聞而頗為欣喜」(筆者註:如僅稱舍弟而不連同名字一起寫,就只側書「舍」即可,仍用前側後不側的原則,如:弟聞而頗為欣喜。)、「小兒民有聞而欣喜莫名」等是。在說到自己的家庭、意見時,如說「寒舍」、「鄙意」等,也都要略小偏右。如果是稱呼自己的師友、居處,如「業師」、「友」、「縣」、「校」等,則只要「敝」字略小偏寫在右邊就可以。至於提到自己的尊長,如「□家嚴」、「□家慈」、「□家兄」、「□家姊」等,便都以挪抬表示敬意而不側書。

橫式文書的側書:以上講的直式文書的側書,一律是字體縮小偏右。然而在橫式文書的側書要如何處理?卻較少有人提到。王偉勇教授建議「以小一號字體打入,自然偏下縮排」,參考王教授一文,他提供的範例如下:「校」、「公司」。另外,參考近年國家考試的公文試題,採「側書橫式書寫時,置於偏上側」,似乎已成為標準答案。

側書於橫式書寫宜如何安置,迄今無規範,建議以正文文字為準,以小一號字體打入,自然偏下縮排,亦可視為橫式謙側之一法。(王偉勇)

「側書」是將字體寫小些置於右側,但橫式書寫時,則置於偏上側。【98預官】【98國軍】

依本人的工作經驗,在一般人手寫的橫式文書,經常可見的是署名時親手加上「弟」字,這個「弟」字即常被寫作者縮小偏上(範例請參考作:「聲川兄:加油!」)。而在電腦製作的文件,經常可見的是屬下自稱的「職」字,這個「職」字幾乎都只是縮小處理,並未移位,如:「奉命接長財政」。

以上三種説法,以「原地縮小」在電腦文書製作上最為簡便,而「手寫縮小偏上」又似乎是一般人的習慣,而且也是國家考試的標準答案,這兩種説法何者為是?是否亦可兩存?本人以為電腦文書製作如無困難,仍宜以手寫為準,不過,若仍採「原地縮小」,按約定俗成原則,也不算大錯就是了。

參考文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陳金雄〈公文、應用文寫作與提升行政效能〉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偉勇〈公文製作與習作〉

YAHOO 奇摩 知識+〈側書是什麼呢?(求範例)〉,網友子愚答覆

信箋的抬頭及側書----轉載

其他一時無法查考,謹容後補。

2012/03/08

第二次蔥燒鯽魚

第二次蔥燒鯽魚

第二次燒的鯽魚,是特地到南門市場買的母鯽魚。看起來燒的還可以吧!

2012/03/07

16字真言

聽説最後一場長達3個多小時的秘密會議中,其實時間完全花在「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這16字真言上。

實話説,若有曹植七步成詩的功力,掰扯出這16字真言,其實用不到3分鐘。

聽説美方原擬提出的文案是這樣的:「牛豬強制、內臟容許、標示分離、排除安全」。

與會者一見此文案,無不舉頭望牆壁,低頭吃便當,個個沒主意。

討論到最後,還是一籌莫展,突然會上有一人,別號對穿腸,發言説,何不將文案首尾開拆,「強制」、「牛豬」、「內臟」、「容許」、「標示」、「分離」、「排除」、「安全」各作成一籤,然後由主席亂取兩兩成對,問天買卦,即是結論。

主席聞言,説聲且慢,此事攸關民生,人謀不臧,但問天意,我且去小個便,淨一下身。

待主席淨身畢,回返席上,捻籤就緒,一一開拆,赫然是:「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於是歎道:「此乃天意,與朕無關,但苦吾民耳!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

2012/03/03

下輩子做豬的兩個條件

我打算這輩子做人,下輩子以後就再也不做人了。

我想做畜牲。

做牛嘛~會得狂牛症,很不好。

做羊嘛~會被狗咬,也不好。

還是做豬好,吃飽睡,睡飽吃,養胖了,電一下,一會兒又有奶可吃,很好。

只有一個條件,必須不能做神豬,動彈不得太痛苦,免不了一死,但活得太累。

原以為這樣的打算是個好主意,但現在問題來了。

還必須再加一個條件,必須不能吃瘦肉精。

我雖做豬,但絕不害人。

吃美女人


本文寫於2008年1月3日,後來我的確嚐過西施舌、西施乳。

西施舌,我是在鹿港吃的,自認應該是餐館廚藝欠佳,不覺滋味有何特色,所以不能遽言大失所望。

西施乳是在御采吃的,一小塊而已,口感確是「滑」,「質如雞卵」,所謂「雞卵」指的是「雞南佛」,不是雞蛋。西施乳的口感要比雞南佛細緻多多了,不宜用雞南佛來比西施乳。至於「味如酥」嘛~因為只有一小口,還體會不大到,以後有機會再吃的時候,也許會有確切的心得也不一定。



江淮有河肫,吳人目其腹腴為西施乳;福州嶺口有蛤,閩人號其甘脆為西施舌。
宋‧孫奕《履齋示兒編‧卷十七雜記西施乳舌》

以前第一次讀到這則《西施乳舌》時,我以為西施舌就是孔雀蛤,等查了資料後,才知道西施舌「色白而腴,味脆且鮮」,與孔雀蛤是橙紅色的舌肉大不相同。那麼我應該是沒嚐過西施舌的了,說也奇怪,西施舌在我的印象裡卻彷彿是嚐過的。

西施乳我本來也以為是河豚身上像虱目魚肚的部分,其實不然,西施乳實為雄河豚的精巢。西施舌台灣有產,主產地在彰化鹿港一帶,又稱「西刀貝」或「西刀舌」,要嚐不難。但西施乳就難了,河豚肉我尚且未嚐過,更別說精巢了。

人名入菜者所在多有,可是像西施舌、西施乳這樣的可以說絕無僅有。我們都知道,「東坡肉」是蘇東坡愛吃的一種紅燒肉,但不是真吃他的大肚腩;「左公雞」(左宗棠雞)出自左宗棠的發明,也不是真吃他的雞;其他諸如「麻婆豆腐」、「貴妃雞」、「叫化雞」、「李公雜碎」、「狗不理包子」等等(一時想不齊全)的人名菜,絕大多數都是如此。但是像西施舌、西施乳以人身上的器官為名者,最近還發現有將豬小排稱「西施骨」的,則是獨一無二的。近年在台灣有將茭白筍稱為「美人腿」,也不過只是泛稱,並不指特定的個人(例如志玲腿)。而且,除了西施以外,中國歷代美女再沒有第二個人的身上被拿來入菜的,真是一個十分奇特的個案,這裡面是否隱藏著什麼歷史之謎呢?

我將這個疑問擱在心裡有好多年了,沒事想起就會在網路上查找,但查到現在,始終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多數人談到西施舌時,都是說其如何美味,也有因為以西施身體的器官為名而感到不安的,但是對於為什麼西施身上的一部分竟成了一道菜,卻少有人解說其究竟。

《五雜俎》「河豚」:「河豚最毒能殺人,閩廣所產,甚小,然貓犬鳥之屬食之無不立死者。而三吳之人以為珍品,其脂名西施乳。」

宋‧呂居仁詩云:「海上凡魚不識名,百千生命一杯羹。無端更號西施舌,重與兒童起妄情。」呂居仁直言名叫西施舌是好事者的無聊之舉,且極容易使小孩子想入非非。但顯然這種訴諸道德的呼籲並未受到重視,而善良的風俗也未因此而敗壞。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河豚腹脹而斑狀甚醜,腹中有白曰訥,最甘肥,吳人甚珍之,目為西施乳。」

宋‧薛季宣《河豚》詩:「西施乳嫩可奴酪」。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食品有名〉:「水之鹹淡相交處,産河豚。河豚,魚類也。無鱗頰,常怒氣滿腹,形殊弗雅,然味極佳。煮治不精,則能殺人。」「浙西惟江陰人尤珍之,每春首初出時,必用羞祭品畢,然後作羮,而鄰里間互相饋送以爲禮。腹中之膟,曰西施乳。夫西施一美婦耳,豈乳亦異於人耶?顧千載而下,乃使人道之不置如此!」陶宗儀是較早提出疑問者,他說西施美色固然出眾,難道乳房也會異於常人嗎?這也僅僅是推理上的懷疑而已,不是基於經驗上的比較。陶宗儀是淅江人,也許吃過雄河豚的精巢,但不可能真的吃過女人的乳房的。

明‧屠本畯《閩中海錯疏》:「沙蛤上肉也,似蛤蜊而長大,有舌白色,名西施舌,味佳。」

明‧王世懋的《閩部疏》:「海錯出東四郡者,以西施舌為第一。」

明‧周亮工的《閩小紀》:「閩中海錯西施舌,以色勝香勝。」「畫家有能品、逸品、神品,閩中海錯西施舌當列為神品。」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卷76〈河豚味在諸魚之下,僅腹中腴可賞。昔人目以西施乳,亦稍誇矣。余驟食此魚,頗有聲過其實之歎。戲題一絕,以俟定論,物固有遇不遇也〉:「掩映銀盤白玉壺,質如雞卵味如酥。若將西子胸前較,未必鴟夷泛五湖。」胡應麟描述西施乳是「質如雞卵味如酥」,這確實即為雄河豚的精巢不錯。胡應麟常吃此物,認為比作西施乳是言過其實的。重點是他也不可能吃過女人的乳房,無從比較,所以仍只是懷疑而已。不過,胡應麟的最後兩句真的很無聊,他說若是西施的乳房像雄河豚的精巢,那麼范蠡恐怕不會帶著西施泛遊江湖了。還好他先講是戲題的,不然我們要懷疑他是真的吃過女人的乳房才作得出這種結論的。

清‧朱彝尊《河豚歌》:「西施乳滑恣教齧」。

近人梁實秋《雅舍談吃》:「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島順興樓席上,一大碗清湯,浮著一層層尖尖的東西,被不知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嘗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但覺未免唐突西施。」梁實秋只是因為冒犯佳人略感不安而已,對於何以名叫西施舌也未加探究。

近人郁達夫《飲食男女在福州》:「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間,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多有的蠣房。《閩小紀》裡所說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聽說從前有一位海軍當局者,老母病劇,頗思鄉味;遠在千里外,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長純孝,就以飛機運蚌肉至都。從這一件軼事看來,也可想見這蚌肉的風味了;我這一回趕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時候,所以紅燒白煮,吃盡了幾百個蚌,總算也是此生的豪舉,特筆記此,聊志口福。」這個食量奇大的饕客,只管怎麼好吃、如何大吃,全然不顧佳人之舌如何作了菜,想像他那副大嚼的模樣,真是氣殺人也。

今人沈宏非《寫食主義》雞蛋炒雞:「我們不應該吃人,我們不可吃男人,也不能吃女人。不過,這種禁忌並不妨礙我們借食物之名,一嚐吃人的滋味。在名義上經常被吃的,又以女性身體的若干部分為主」。這是質疑西施舌出於食人禁忌的唯一例子,不過也僅止於批評而已。

沒有人提出質疑,這事實在蹊蹺得令人尋思不已。沈宏非說「在名義上經常被吃的,又以女性身體的若干部分為主」的食人禁忌,其實也不然,我們試著從女人的頭髮梢摸索到腳趾尖,卻是除了西施以外,再沒有第二個女人的身體供作食物的材料。

我們常說女人美到「秀色可餐」,這句成語出自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這絕不是說女人美到很好吃的樣子,就算好想咬一口,也非真的要吃下去。「秀色可餐」是說女人美到觀之可以忘飢,看她可以當飯吃。就是一直看一直看看到忘了吃午飯,然後老媽會罵:「看什麼看?不用吃飯啦?光看就會飽吼?」而你會回答:「對呀!」的那種感覺。

西施是西元前五世紀前葉越國的絕色大美女,在吳越爭霸戰中扮演吳王夫差枕邊間諜的角色,同時也形成了夫差、范蠡之間錯綜複雜的三角情愛關係。夫差對西施非常寵愛,西施雖然身負情報工作,但相處日久,慢慢的也愛上了夫差,反正~工作照做,戀愛照談,也就是「色戒」的古代版本。

有書上說夫差耽溺西施的美色而荒廢朝政,以致亡國,這是錯誤的。夫差是敗在北上中原爭奪國際霸主,後方不備,被越國乘虛而入。夫差亡國與西施有關的,是西施在這場長期的爭戰中,以美色作掩護,為越國做了重要的情報工作,成為越國最後得到勝利的功臣之一。

越國消滅吳國以後,兵荒馬亂之中,西施的下落成謎。

關於西施的結局,有兩種傳聞。

一是夫差在姑蘇山上被迫自殺時,留在城中的西施被吳國的軍民包圍,遷怒她是害得吳國滅亡的妹喜、妲己,將她殺害後拋屍江中。

一是范蠡及時搶先一步救回西施,將她藏在秘密之處,然後范蠡辭官,與西施改名換姓,雙雙泛舟於江湖之上,最後跑到齊國做生意,發了大財。

其實這兩種傳聞也可能是同一種,即前者是後者的障眼法,那麼當西施的替死鬼的人又是誰呢?可能是與西施一同進入吳國的另一位叫鄭旦的越國女特工,是她犧牲了自己的性命,讓西施得以逃脫出宮。

無論哪一種說法,還是與西施舌、西施乳扯不上關係。有說是西施遇害被投屍江中後,在江底出現一種貝類,貝足像極了西施的舌頭,是西施的化身,故稱西施舌。這個說法基本上與「人死後化身成某物」的神怪傳說是相通的,但忽略了西施舌得名自「甘脆」的重要特徵,這個特徵不是視覺的,而是舌頭的味覺,以及咀嚼的觸覺,換言之,就是吃起來像。

吃起來像。

有句成語,說是痛恨一個人到了極點,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中國歷史上不乏這些食肉寢皮的記載。最悽慘者,莫過於17世紀明清戰爭中,中了清國反間計而遭明崇禎皇帝下令凌遲處死的袁崇煥,史書記載,當時北京百姓痛恨袁崇煥通敵賣國,恨之入骨,「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張岱《石匱書》)。皮骨已盡,「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明季北略》)僅僅讀這一小段記載,即足以令人毛骨悚然!

根據西施最後下落的傳聞,有沒有可能西施遇害時也遭到食肉寢皮的酷刑呢?如此,西施舌、西施乳,以及西施骨的由來也就可宣布真相大白了?陶宗儀的疑問:「夫西施一美婦耳,豈乳亦異於人耶?」不就得到了解答了嗎?這些以西施作為食物的名稱是否源自一件食人的慘劇?

我無法肯定。為什麼呢?因為這太不可思議了!縱使西施遭到分食,而吃起來「異於常人」,那還必須有個前提,即必須有食人的風俗習慣作基礎,始得以比較出「異於常人」,其後才有將食物與之相媲美的餘地。但吳越在歷史上並無食人習慣的記載,除非另有考古的證據,否則源自於食人禁忌的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中國歷史上人相食的記載史不絕書,但都是不得已的,這當然會成為一種禁忌,但若說因此「我們借食物之名,一嘗吃人的滋味。」這與我們生活的經驗實在是大相違背的,例如,有說饅頭是三國時諸葛亮為教化南蠻放棄生祭人頭的習俗而發明的,後來成為今天的包子。但我們今天吃包子,就是吃包子,沒有人會想要借包子之名,一嘗啃人頭的滋味。所以,禁忌-特別是食人的禁忌,是很難假借名目在光天化日之下得到補償的,更何況是美食?這是如何也嚥不下去的。

須注意的是,根據前述鄭旦代替西施犧牲的說法,西施舌、西施乳的本尊是鄭旦舌、鄭旦乳。

或許答案就是這麼簡單,因為西施太美了,是萬物美好的化身,所以美好的事物,推至究極都要以她身上的一部分為名,食物也不例外。這種說法,我也不相信。為什麼呢?實證太少了,只有西施舌、西施乳、西施骨三樣是不夠的,而且比這些好吃的食物多的是,怎麼不再以西施為名呢?難道真像胡應麟所云:「物固有遇不遇也」?果真如此,那這一貝、一精巢、一小排骨何其有幸,能冠以中國四大美女首席之名,先佔先贏耶?

當然了,今天商業上一大堆以西施為名的東西,甚至狗也叫西施、賣檳榔的小姐也叫西施,都不屬於這裡討論的範疇。

推論來假設去,最後的結論是:我也不知道。或許等我以後嚐過了西施舌、西施乳以後,會有新的想法也不一定。在這之前,我的感想和陶宗儀是一樣的:「顧千載而下,乃使人道之不置如此!」

蔥燒鯽魚

蔥燒鯽魚

第一次蔥燒鯽魚就上手。

20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