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犁陣~屏東鹽埔。 2007/12/19
星期三南下屏東鹽埔大仁科大辦活動。一大早搭七點半的高鐵,過了台中站不久,列車漸行漸緩,最後竟然停了,約一分鐘後才又起動。後來聽同行的同事說,在苗栗段先已停了一次,時間更久,我無知覺,是因為一上車就補眠了,直到台中站才醒來。
過了嘉義,漸漸由陰轉晴,等到抵達左營,抬頭一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很好的天氣。
從高鐵左營站可直接轉搭台鐵,途中經過高雄站,在屏東站下車。這兩個車站,我差不多有二十多年沒見了,不由得在腦海中勾起許多童年往事。
大仁辦活動辦得很熱鬧,還找了在地的牛犁陣來表演。我是第一次看牛犁陣,很新鮮,忍不住拿出相機拍了幾張。鏡頭用的是借來的小黑,回家在螢幕上驗看,影像精采生動,深深被小黑的魅力煞到,感覺到毒性已然侵入膏肓,無可救藥了。
在網路查閱牛犁陣的資料,簡單摘錄如下。(靜宜大學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依此記載,這次我拍攝到的角色為牛頭、攪牛婆及犁田歌仔旦,其中一位犁田歌仔旦面容姣好,表情生動,因此多放了兩張。拍攝時,我意識到人物走動極速,捕捉不易,所以採用5.6光圈優先,ISO 400 ,如此快門可維持200左右,可同時兼顧景深,中央重點測光,連續自動對焦,高速連拍,更提高了拍攝的成功率。
牛犁陣又稱「駛犁陣」或「駛牛犁」。牛犁陣是臺灣農村的地方歌舞小戲,為農民於農暇時之遊藝活動,內容活潑逗趣,充分反映農村活潑的文化。
根據許常惠《臺灣音樂史初稿》記載,認為臺灣的牛犁陣似與廣西的「小放牛」或「打春牛」有關。其表演方式是由一人扮牧童,兩人扮採茶女,還有一頭由一個或兩個人扮演的春牛。中國在宋代即有「春牛」的記載,如吳自牧《夢梁錄》及周密《武林舊事》均有相關記載。《夢梁錄》:「臨安府進春牛於禁庭。立春前一日,以旗鼓鑼吹妓樂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館內。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綵杖鞭春,如方州儀。……街市以花裝欄,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勝,各相獻遺與貴家宅舍。示豐稔之兆。」據推測,臺灣的「牛犁」可能是先民渡台後,承襲舊俗在地發展的農村歌舞小戲。
一般牛犁陣除必有的「頭旗」外,基本角色有八:1.地主(田頭家),特徵是留綹鬚、持煙桿;2.犁兄,即農夫,牽牛上場;3.水牛(扮演水牛者);4.犁妹,即農婦,也叫「攪牛婆」,老三八造型,在牛尾推牛;5.推犁,手推裝輪,牛犁跟在牛後,如同耕田;6.挑夫,肩挑雙擔;7.犁田丑;8.犁田歌仔旦。丑、旦各兩名,丑角拿鋤頭,旦角持扇或絲巾,配對表演。
牛犁陣基本之道具,包括一個紙糊的牛頭,牛頭兩側各掛數枚鈴鐺,牛角纏紅布,頭頂貼兩道神符,用意在於避免觸犯牛神。演員服裝以農村傳統衣服為主,僅旦腳之裝扮有時採用車鼓之樣貌;演唱方式有對唱,亦有合唱;至於伴奏樂器則有殼仔絃、大廣絃、二絃、笛、四塊及嗩吶等南管系統的樂器為主,部分演出團體則加上月琴及鐘仔等樂器。
牛犁陣演出內容、唱詞、動作、道具及場地等均不受限,僅旋律固定,歌詞必須押韻。內容包羅萬象,除田園風光及耕田題材外,也有「描寫民間故事、街頭議論、新聞傳奇、男女愛情」,以及插科打諢,詼諧逗趣等情節,表現題材十分多元;牛犁陣多在廟口或街頭演出,表演時多採一問一答,配合滑稽動作,「多作配對演出,或扭或搖、或擺或晃、或立或蹲、或弄或戲,傳達農村社會快樂、活撥的一面。」
牛犁陣無固定的劇本,經常演出之劇目,如《十月懷胎》、《送君》、《秋天梧桐》及《看牛歌》等最為常見。由於表演形式以及演員的裝扮與車鼓陣有許多相近之處,因此學界有人將車鼓陣和牛犁陣視為姐妹陣。
臺灣牛犁陣的分佈,以臺南、高雄、屏東等農村地區為主;雲林、彰化及臺中等地有零星分佈,臺中以北則鮮有所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