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7

蘇洵[六國論]

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征服齊國,結束為期200多年戰國時代,建立大秦帝國,自號「始皇帝」。這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

對於秦國為什麼能夠先後征服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後世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西元11世紀,宋人蘇洵在〈六國〉一文中,認為六國被秦國征服,最主要的原因是韓、魏、楚三國對秦採取割讓土地的綏靖政策。

蘇洵強調,對於具有領土野心的敵國,以割讓土地作為換取和平的手段,是適得其反,不但削弱國力,反而加速敵國侵略。所謂「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因為害怕敵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任其予取予求,完全不敢加以反抗,在蠶食鯨吞之下,以至於滅亡。一個國家無知懦弱到這種程度,真是無可救藥。蘇洵借古諷今,大聲疾呼:「身為國家的領導者,絕對不可以被強大邪惡勢力所挾制啊!!」(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這沈痛的呼喊,今天也是我們尤其要大喊特喊的啊!

韓、魏、楚的綏靖政策導致亡國,蘇洵的看法是正確的。不過,其他部分,可就有待商榷。

蘇洵認為韓、魏、楚綏靖政策的失敗,影響所及,削弱了六國團結抗秦的力量。所謂「六國團結」,在歷史上不是事實,六國從來沒有團結過,他們彼此戰爭之慘烈不下於秦國與他們之間的戰爭。提出這種「假設六國團結論」或「六國應該團結論」的人,史上真是不少,蘇洵也是其中之一。

齊國的姑息政策是因為國力不足,不得不採取的政策。而且,西元前284年,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差(兩)點將齊國消滅,這個矛盾當然很容易的被秦國外交官給利用了。

趙國、燕國之間本來就戰事不斷,燕國先和秦國夾攻趙國,趙國聯合齊國回打燕國,秦國再打趙國,在長平坑掉40萬趙軍,燕國乘機回打趙國,趙國反攻燕國,燕國割地求和,燕國沒有「賂秦」,卻有「賂趙」。趙國亡的時候,燕國也只剩半口氣了。趙國亡於秦國,純屬兵不利、戰不善,李牧死於反間計,兵不厭詐,這是戰爭的手段。

燕國太子丹不甘心等死,想出一條刺殺計,這條計如果成功,也許後來的中國歷史會有不一樣的發展。可惜,太子丹找來的兩個人,一個是騙子,一個是膽小鬼,幸好結局倒很壯烈,不是以騙局收場。

蘇洵借用對「賂秦」的批判,警告宋國政府對契丹、西夏繼續納幣割地的嚴重後果。可是他的建言並未被採納。在宋國政府一片姑息苟安的氣氛中,蘇洵的這種言論,會被認為是破壞現狀的好戰份子,是不受歡迎的,幸好蘇洵也不堅持實現自己的看法,皇帝請他去編修國家典禮規範大全(太常因革禮),他也很高興的接受了。

說本

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先後被秦國滅亡,不是在軍事上打不過秦國,而是採取割讓土地換取和平-「賂秦」的錯誤政策造成的後果。

趙、燕、齊三國未曾採取「賂秦」政策,最後也被秦國滅亡,又作何解釋?這是因為韓、魏、楚三國因「賂秦」而變弱了,致使趙、燕、齊三國在失去外援的情形下,無法獨力對抗秦國。所以,結論仍是開頭說的:六國滅亡,亡在「賂秦」。

秦國從韓、魏、楚三國獲得的土地,其中實際以戰爭攻取者佔極小的比例,絕大部分都是由割讓而來。韓、魏、楚三國割讓越多,秦國反而侵略更急迫,為什麼呢?因為秦國最終的目的既然是併吞天下,那麼割讓土地而乞求和平,不就正好像抱著一堆木柴去救火,荒謬錯誤至極,除非木柴都燒光了,否則火是不會到熄滅的一天的。

韓、魏、楚三國因「賂秦」而亡。齊國雖不「賂秦」,但因為與秦國妥協,保持中立,不參加抗秦聯盟,所以當其他五國被秦國滅亡後,孤單的齊國當然就只能等著被秦國收拾了。

燕國儘管弱小,但仍能堅持力抗強秦。後來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失敗,才引發秦國進行報復攻擊。

趙國與秦國交戰,五戰中二敗三勝,曾經佔著勝方。在秦國連番攻擊之下,趙國李牧將軍仍然堅守防線,苦撐局面。但是,秦國行使反間計,在李牧將軍慘遭殺害後,趙國隨之步上滅亡之路了。

若是韓、魏、楚三國拒絕「賂秦」,齊國不與秦國妥協,太子丹不冒進行刺,李牧將軍不死,可能有不一樣的結局也說不一定。

這些國家如果將割讓給秦國的土地,用來召募天下所有的智士奇才,大幅提高他們的待遇,各國團結力量一致對秦,那麼秦國一定擔心害怕到吃不下飯吧!然而,明明有這麼好的條件,卻懾於秦國的軍事力量,被秦國長期積聚的威脅勢力所挾制,步步退讓,終至滅亡。身為國家的領導者,絕對不可以被邪惡勢力所挾制啊!!

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國勢不如秦國,仍然有不賂乞和的條件,而條件更優越的國家如果仍然採取相同錯誤的政策,重蹈六國的覆轍,那麼歷史的評價要比六國還不如啊!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且燕趙處秦割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