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5

加法混色與色偏判斷

Nikon Capture NX 基本工作流程 裡有以下一段「色偏的判斷」:

色偏的判斷
"一高兩低",可能RGB三原色有偏色。如R158, G141, B140,R值明顯高過GB值,應該偏紅色。
"兩高一低",可能CMY三補色有偏色。如R159, G158, B145,RG值高過B值,缺藍色,說明黃色偏高(黃色是藍色的補色: Yellow = 1-Blue ),畫面應該偏黃色。
"不高不低",RGB數值大致相等,白平衡沒有多大問題。
"高高低低",RGB數值參差不齊,可能選錯了採樣點。

段講的RGB數字的關係,對於像我這種對數字遲鈍的人,慢慢想是想得通,但在實際操作上未免欠缺直覺,還是只有發呆的份兒。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厲害的專家僅僅靠數字就可作影像後製,相對這些高手而言,我只能算是色盲。

NX 最好用的工具之一是 SHIFT + H/S ,H 是顯示遺失的亮點,S 是顯示遺失的陰影,在亮點/陰影顯示遺失細節的區域,如顯示白/黑以外的色彩,還可以作為判斷色偏的參考(這方面,直方圖的雙閾值就做不到了)。

些其他的色彩,代表的意義如下:

黃-RG值偏高(255),B值偏低(0)。

洋紅-RB值偏高(255),G值偏低(0)。

青-GB值偏高(255),R值偏低(0)。

紅-R值偏高(255),GB值偏低(0)。

綠-G值偏高(255),RB值偏低(0)。

藍-B值偏高(255),RG值偏低(0)。

上這些高高低低的關係,還是無法讓我一目瞭然,後來我在一本書上看到「加法混色」,拿來當作上面講的高高低低的關係的圖解來看,就比較清楚明白了。第一幅是RGB三原色及其混色YCM的關係,透過這個關係,即可明瞭為什麼色偏黃色時是RG值偏高而B值偏低了。第二幅是加法混色的構成圖,藉由三原色波長相加的關係,對混色組合的關係更加印象深刻。

image

image 

下來,關於PS色彩數字修正法,或許可作進一步修改,

數字修正法要領:

一、先修正亮部、陰影,再修正中間調。(在後修正者,往往會對在前修正者產生些微影響,在所難免)

二、亮部顏色取樣器以RGB值中數值最高者為準,將其他RGB的亮部數值修正與其相同。

三、陰影顏色取樣器以RGB值中數值最低者為準,將其他RGB的陰影數值修正與其相同。

四、中間調顏色取樣器以RGB值中數值居中者為準,將其他RGB的中間調數值修正與其相同。

或許應先判斷色偏部分RGB的高低關係較偏向的色彩為何(如前述),再考慮是否以其補色或其他二原色作修正,例如偏青,可將偏低的R值調高與GB值同,或可將偏高的GB值調低與R值同。又如偏紅,可將偏低的GB調高與R值同,或可將偏高的R值調低與GB同。

同理,中間調亦須依此原則處理,可能並非一律「以RGB值中數值居中者為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