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寬容]第二章[希臘人]

*高等文明發生的歷史法則

**只有所有種族、氣候、經濟和政治條件在[不健全的世界]中達到或接近一種理想比例時,高級形式的文明才會突然地、貌似自然地脫穎而出。

房龍所謂[高級形式的文明]的重點,指的是[個人積極性]、知識及精神自由的發揮。

*愛奧尼亞(Ionia

**西元前五世紀時,完美平衡的奇蹟終於在希臘出現了,它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而且奇怪的是,就連這也不是發生在本土上,而是出現在愛琴海彼岸的殖民地-愛奧尼亞。

**愛奧尼亞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Ephesus)、福塞、埃色雷斯和米利都(Miletus),在這些城市周圍,成功的條件以完美的比例臻於成熟,使文明發展至很高的水平,後世的文明最多有時可以與之並駕齊驅,卻從未能超過它們。

房龍分析愛奧尼亞成功的因素,包括多元民族、貿易財富、政府給予自由人充分發揮個人才能的機會,使得知識與精神自由得以解放。

*泰勒斯(Thales

**愛奧尼亞盛行對新思想採取寬容的態度,提供獨立思考精神發展的廣闊前景。這種風氣奠基於歷史悠久的神話中諸神與凡人的關係。古希臘從未有過條例森嚴的教規,規定凡人應該把哪些看作真理,哪些看做謬誤。全國各地的民眾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惡來修改宗教思想和天國的概念。

**泰勒斯反對將自然界的力量視為無形的上帝意志的直接表現,主張將一切自然現象看做是受永恆法則支配的結果,不是人們一直想像的天神任意支配的結果。

**儘管泰勒斯對希臘人一直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公開提出的質疑,但人們還是容許他躺在床上壽終正寢。即使當時有人讓他對自已的異端邪說作出解釋,我們如今也無從查考了。

*雅典對思想自由的鉗制及迫害

**阿那克薩哥拉(Anaxagoras

由於否認天體是神聖的,因此被控褻瀆神聖,幸虧伯里克利的調解才得活命。阿那克薩哥拉繳交罰款獲釋出獄後,遷回愛奧尼亞,終老於斯。

**普羅塔哥拉(Protagoras

名言:「人是衡量世界萬物的尺度;生命猶如曇花一現,不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本來就令人懷疑的神的存在上,全部精力應該用來使生活更美好、更愉快。」普羅塔哥拉被指控為無神論者,因而逃離雅典。在駛往西西里的航程中,因船難而下落不明。

**蘇格拉底(Socrates

希臘人不容異說的偏見最後發展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其典型例子就是法庭對蘇格拉底的臭名昭著的死刑判決。

蘇格拉底主張:「人的無形意識是(或者應該是)世間萬物的最後尺度;塑造命運的不是上帝,而是我們自已。」因而被雅典法庭以引進新的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

蘇格拉底在法庭陳述時說:「世界上誰也無權命令別人信仰什麼,或剝奪別人隨心所欲思考的權力。」他又說:「人只要具有自己的道德和信念,即使沒有朋友的贊同,沒有金錢、妻室和家庭,也會成功。但是如果不澈底研究問題的來龍去脈,任何人都休想得出正確結論,因此必須擁有討論所有問題的充分自由,必須完全不受官方的干涉。」

*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The Republic

柏拉圖是古代眾多理論家中唯一的一個出於對完美精神世界的熾愛而鼓吹不寬容的人。

柏拉圖在政治理論領域裏,為現代政治機構奠定理論基礎。他的[共和國]一直被那些紙上談兵的烏托邦建設者們視為人類完美無缺的最高境界。這個奇特的共和國組織不論是在過去還是從現在來看,都孕育著許多偏見,那是一些退伍上校們獨有的偏見,這些人享受著充裕的個人收入,生活舒適,卻喜愛與政界周旋,並極為鄙視下層社會的人,以圖藉此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分享一下只有「上流社會」才有的那些特權。

柏拉圖看到了舊民主理想的澈底失敗,逐步相信,對於一般平民來說,宗教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他想像中的共和國就會立即陷入混亂。於是他堅持認為,他的模範社會的立法結構應該制定出限制所有居民行動的明確規定,無論是自由人還是奴隸,都無一例外地必須服從,否則就判處死刑或監禁和流放。看起來,這一主張是對蘇格拉底在不久前曾為之英勇奮鬥的寬容精神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澈底否定,其實這也是柏拉圖理論的本意。

不幸的是,柏拉圖的[共和國]在西歐中世紀學者中頗受推崇。在這些學者手裡,舉世聞名的[共和國]變成了向寬容精神開戰的可怕武器。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的書成為智慧的溫泉,在他以後,整個五十代歐洲人和亞洲人都無需經受絞盡腦汁的寒窗之苦,便可以從中獲取盡人滿意的豐盛的精神食糧。

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門生,後來擔任馬其頓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亞歷山大即位後,亞里斯多德到雅典成立學園。在亞歷山大去世後,雅典人開始反抗馬其頓的統治,由於和亞歷山大的關係,亞里斯多德遭到池魚之殃,被指控不敬神而陷入險境。亞里斯多德說:「我不想讓雅典人再犯下第二次毀滅哲學的罪孽。」便逃離雅典,前往加爾西斯(Chalcis)避難,在一年之後去世。

與其說亞里斯多德是因為散布了會使雅典遭受宙斯嚴厲懲罰的駭人聽間的新異端邪說,倒不如說是由於他對偏見很深的少數幾個地方實力派採取了蔑視態度。亞里斯多德對政府的民主形式的厭惡和對平民掌權的不信任是眾所周知的。

*羅馬時代的宗教寬容

羅馬人在許多事情上甚至比黃金時代的希臘人還要寬容。他們容許臣民自由思考,但是不允許人們對政治上的某些隨機應變的原則提出質問,因為羅馬政權之所以從史前時期就能保持繁榮安定,全部仰仗這些原則。

羅馬人的臣民只要繳納必要的賦稅,表面上尊重羅馬統治者訂下的為數不多的行動準則就可以享受廣泛的自由。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相信某事或不相信某事,可以信仰一個上帝,也可以信仰十幾個上帝,甚至崇拜任何裝滿上帝的廟宇,這沒有關係。但是,不管人們信仰什麼,在這個世界範圍的大帝國裡,混居著的形形色色的人們必須永遠記住,「羅馬和平」的實現有賴於公正地實踐這樣一條原則,「待人寬則人亦待己寬。」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干涉別人或自己大門內的陌生人的事情,即使偶然認為自己信仰的上帝被褻瀆了,也不必找官府尋求什麼解脫,因為,正如提比略大帝(Tiberius)在一次值得紀念的場合說的那樣:「如果那位上帝認為必須補償他所蒙受的損失,衪一定會自己關照的。」靠了這樣一句微不足道的話,法庭就可以拒絕處理所有這類案子,並要求人們不要把涉及個人見解的問題帶進法庭。

人們時常爭辯說,羅馬人之所以能夠擺出一副至高無上的寬容姿態,是因為他們對所有野蠻部落的人都持有同等的輕蔑態度。這可能是正確的。我對這一點沒有把握,但是,在整整五百年中,宗教上的澈底寬容一直盛行於文明和半文明的歐洲、亞洲和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羅馬人發展了一種統治藝術:最大限度地減少磨擦,從而獲取巨大的實際成果,這一切也畢竟是事實。

羅馬與我們如今的大都市一樣,充斥著外來和本地的宗教。

*密特拉(Mithraic Mysteries

密特拉是西元一世紀到四世紀在羅馬帝國境內流傳最廣的神祗,特別是在羅馬軍隊裡深受士兵的崇敬。

早期基督教傳教士對密特拉神話恨之入骨,其程度百倍於對一般神話的仇恨。他們明白印度神是他們最兇惡的對手,便竭盡能事,毀掉一切可以使人們記憶起他的東西,他們的努力大見成效,所有密特拉的寺廟蕩然無存,連一張文字記載的紙片都沒有留下。

西元394年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下令禁絕[異教],除基督教外,信仰其他任何宗教都是非法的。

基督教開始征服世界了。(第三章[桎梏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