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3

混亂中的秩序感1

除夕中午草屯菜市場

除夕中午草屯菜市場這是除夕中午草屯某條街上市場的一景。

類似的情景在台灣各地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就以我每日必經的淡水竹圍民族路口為例,在上下班的尖峰時刻也是如此景象。所以我早已見慣,不會奇怪。應該說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不會奇怪。

一條雙向馬路會變成僅容一車通行的窄巷,這不稀奇,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離奇的是,這一條僅容一車通行的窄巷,仍然能夠維持原先雙向道的完整交通功能,這才令人嘖嘖不已。

且看照片左方的麵包車卡在那裡,那教對向來車怎麼過得來?而照片右下角的面向鏡頭的機車又怎麼會出現在這個位置呢?該遵右的麵包車既然能卡在左邊,為什麼對向的機車不能出現在右邊?有什麼好奇怪的?

再看左方麵包車右邊的機車男,正探頭打量是否鑽得過兩車的夾縫?那怎麼鑽得過?對向的機車既然能夠鑽過來,為什麼去向的機車鑽不過去?有什麼好奇怪的?

行人自然被夾道的攤販驅趕到馬路上來,與汽、機車如過江之鯽般雜沓合流。行人比機車強的地方,是身段柔軟,矯若遊龍,有縫即鑽。不只雙向通行,而且左右穿梭自如。

整體看起來,這幅場景就是「亂」。

有人說,這「亂」象正是台灣社會充滿旺盛生命力的最佳寫照。根本是胡扯!還不如說是糞坑裡萬頭鑽動的蛆蛆,那才是充滿旺盛生命力咧!

凡事若只看表象,路上令人繞道而行的狗屎也可稱「王」(佔地為王),不然,為什麼沒有人敢踩上它一腳呢?

這種市井街道的亂象,人車混流已至不擇地皆可行的程度,行於所當止,止於所不可不行。看起來好像犬牙交錯,其實已經水乳交融。經過我多年的觀察,幾乎不曾見過什麼大的意外事故,小摩擦也許有,但大事故的確不曾。

醜話不怕在家說,台灣街道巷弄裡的亂象,實在稱不上高度文明國家該有的表現。倒過來說也許可以,這大概是陋習文化的高度表現吧!

有人說台灣街道巷弄雖亂,但亂中有序,就像生命蓬勃的雨林,草木雖然紛紜,但氣象萬千,正是生命多元價值應有的表現。這與「旺盛生命力說」是同一理路,也是胡扯。

而且是小題大作的胡扯。甘脆說隨便在路邊脫了褲子拉屎,也是多元價值的表現。

「亂中有序」是胡扯,不過,倒讓我迸出思考這個問題的火星。

台灣人為什麼長久以來習於這種街道巷弄的亂象呢?明明是脫序的混亂,為什麼會產生亂中有序的錯覺,而且,雖然沒有人感到滿意,卻從來相安無事?

這種離奇的錯覺,姑且稱為「混亂中的秩序感」。

這種錯覺並不是個別存在的,而是集體的錯覺,非如此假設,無法解釋為什麼拜訪絕大多數台灣人個人的家裡,發現原來台灣人都是愛乾淨的,家裡擺設井井有條,地上甚至沒有一點灰塵,垃圾桶也正常的發揮了應有的功能。

這種集體錯覺,更令人驚訝的是,產生另一種集體自尊的錯覺,類似「家有敝帚,享之千金」這句成語隱含的自以為是的錯覺。這同時解釋了為什麼台灣有一個自詡好山好水適於長住的理想園地,卻容不下客人對馬路上有狗屎的不以為然,覺得客人的批評、責備其實都是一種惡意的嫌棄,冒犯了在地人的集體尊嚴。當然,這些善良的鄉親,他們家裡的地板上一條狗屎也沒有。

在某些台灣小吃店裡,不是客人最大,最大的是老板,而老板通常與掌勺的是同一人。在這種老板最大的店裡,客人不能隨意挑剔食物,哪怕是一點點的嫌不合胃口都不許。客人如果冒然向老板反應食物不合胃口、味道太重、太淡、甚至食物不夠新鮮,只會惹老板動怒,覺得客人沒有資格嫌棄,讓自己在別的客人面前丟臉,根本是奧客,客人不就範的話,索性將客人鬨出店去:「不吃拉倒,本店不欠你一個客人!」這樣做生意做得下去嗎?說也奇怪,有些偏偏就做得下去,有的甚至還做得名氣大了,並以老板這種脾氣而聞名。

這種容不下外人意見的心態,是台灣發展服務業,不管是觀光、飲食、休閒,最大的障礙。

下文將繼續探討「混亂中的秩序感」形成的過程。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