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國誌問我們一個國字,上面一個「毛」、下面四點「灬」是什麼字?「𤆬」這個字我不認得,自然不會唸,但記憶裡卻有似曾相見的印象。經過一番工夫,終於找到答案。
「𤆬」在漢典[1]、維基詞典[2]查到的倉頡輸入法是「HUF」,但是並不是所有系統的倉頡輸入法都能打的出。我手邊的系統中,XP 的倉頡不可以,Win 7 的新倉頡可以,Win 8 的倉頡不可以,OS X 10.9 的倉頡可以,我最喜歡用的 Yahoo! 奇摩倉頡不可以,iOS 7 的手寫輸入可以 ---
漢典解釋「𤆬」是閩南語,但讀音 「qǔ ㄑㄩˇ」是錯的,「ts’ya、ts’ua」是對的。釋義如下:
1. 〈方〉領;帶;引導。閩語。
2. 〈方〉拐去。閩語。
3. 〈方〉娶;娶親。閩語。
維基詞典解釋「𤆬」是閩南語,讀音「chhoā、tshuā」是對的。釋義如下:
1.帶領、引導。
2.照顧、養育。
3.引誘、誘拐。
【𤆬】 tshuā
華語的「帶領、引導、照顧」,臺灣閩南語說成tshuā,漢字寫成「𤆬」,如:「你若欲去,我𤆬你來去。」Lí nā beh khì, guá tshuā lí lâi-khì.(你要去的話,我帶你去。)「這陣人攏伊咧𤆬頭。」Tsit tīn lâng lóng i teh tshuā-thâu.(這群人都由他領頭。)「伊退休了後,替查某囝咧𤆬囡仔。」I thè-hiu liáu-āu, thè in tsa-bóo-kiánn teh tshuā-gín-á.(他退休以後,在幫他女兒帶小孩。)
tshuā是臺灣閩南語裡的特有詞,漢字裡找不到音義俱合的字。「𤆬」是一個民間習用的「臺閩字」,雖然這個字不見於漢字的字、辭典,但《廈門音新字典》、《臺日大辭典》、《彙音寶鑑》等閩南語文獻中,都把tshuā寫成「𤆬」。其實早期閩南地區戲曲劇本,明嘉靖本《荔鏡記》中已經出現過這個字。例如:「便做無緣隔遠,死去冤魂相𤆬。」用法和現代臺灣閩南語完全相同。其中也有引申用法,例如:「聽許鳥叫哀怨,𤆬人心悲。」(聽那些鳥叫哀怨,引人心悲)。
早年臺灣還在農業社會時期,因為重男輕女,生下女兒的人總希望接下來可以生個兒子,所以很多女孩子被命名為tshuā-tī或tsio-tī,漢字就分別寫成「𤆬治」、「招治」,諧音就是可以帶來或引來一個弟弟。所以「𤆬」在臺灣民間是一個習用已久的「臺閩字」。
這個字是依照漢字「會意」的原則造的,上半部的「毛」代表一隻母雞,下半部的「灬」代表四隻小雞,所以「𤆬」就是母雞「帶」小雞的tshuā。
華語的「帶」,在臺灣閩南語裡除了「𤆬」tshuā,也說成「紮」tsah、「帶」tuà跟「帶」tài,如:「我無紮錢。」Guá bô tsah tsînn.(我沒帶錢。)「面帶笑容。」Bīn tuà tshiò-iông.(臉上帶著笑容。)「褲帶」khòo-tuà、「帶病」tài-pēnn(染病)等。
「𤆬」tshuā在民間習用已久,沒有其他漢字可以取代,因此獲選為推薦用字。
在查找的過程中,我似曾相見的印象於焉浮現一個人的姓名-楊𤆬治女士。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當年是收台灣本島人女學生為主的學校(第一、第二都收日本內地人為主),所以她的校友大部份都留在台灣。
當年此校被稱為台灣的新娘學校,校友多嫁給地主之子、富商之子、醫師、教授。那個年代,女生絕少唸大學(及專科),即使日本內地亦然;甚至台北帝大、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台北高等學校,是全校禁收女生。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在日本時代時,全校教職員幾乎都是日本內地人,只有一位老師台灣本島人,就是楊𤆬治女士,她是留日學家政的。(𤆬=毛火,台語音Tra,帶、照顧之意)
楊𤆬治女士嫁給吳鴻麒,吳鴻麒原是法官及弁護士,也是KMT現任主席吳伯雄父親的雙胞胎兄弟。卻不幸在228事件被殺。
楊𤆬治女士後來在1960-1970年代,被謝東閔先生聘到實踐家專擔任家政科科主任。
楊𤆬治的「𤆬治」,根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解釋,即「照顧弟弟」的意思。但遺憾的是,目前在網路上絕大多數的文件均將「楊𤆬治」誤寫作「楊毛治」。
期望讀到本文的諸位網友隨機檢閱網路文件,共同為楊𤆬治女士早日正名。
[5]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15447&start=0&sid=488960a2044006966c02c4f53563abcc
[7] http://www.pclhvs.cl.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B84F60AB-281D-4117-9F88-402C0AF06A6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