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睢)(?-前 255年)在秦昭襄王41年(前266)取代秦王的舅舅穰侯魏冉,出任秦國丞相,同時被封為應侯。司馬遷《史記》〈范睢列傳〉記載: 睢既相,王稽謂范睢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柰何者亦三。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館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使臣卒然填溝壑,是事之不可知者三也。宮車一日晏駕,君雖恨於臣,無可柰何。君卒然捐館舍,君雖恨於臣,亦無可柰何。使臣卒然填溝壑,君雖恨於臣,亦無可柰何。」 范睢不懌,乃入言於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內臣於函谷關;非大王之賢聖,莫能貴臣。今臣官至於相,爵在列侯,王稽之官尚止於謁者,非其內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為河東守,三歲不上計。又任鄭安平,昭王以為將軍。范睢於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 當初范雎在魏國受到誣陷,險些被魏國丞相魏齊動用私刑打死,歷經九死一生,過著隱姓埋名四處藏匿的日子,好不容易才從魏國脫逃到秦國。范雎憑藉著在外交及軍事謀略的長才,受到秦王的重用,進而協助秦王鞏固王權,推翻長期外戚專政的勢力,最後得以封侯拜相,位極人臣。回顧范雎這一生充滿曲折離奇戲劇化的遭遇,若非在最危難的時刻,得到朋友鄭安平和秦國使臣王稽的鼎力相助,誰能料想的到本來應該是一具在荒郊野外散發尿騷味的腐屍,後來居然能夠成為一位高居廟堂之上權傾一時的第一大國丞相。 范雎終於登上人生事業的高峰,也開始享受報仇的滋味,可是卻忘了報答當初幫了他大忙的朋友。施恩望報的王稽在失望之餘,仍對范雎抱有希望,於是就對范雎講了上面「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柰何者亦三」的一番話。 王稽的這番話,相當經典,他提醒范雎,若有心報恩,報恩必須趁早,否則萬一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話,將會造成終身遺憾。范雎聽了,深以為然,二話不說,馬上向秦王建言,結果王稽和鄭安平都得到了晉升。 這段故事的最後是:「范睢於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 「於是」的意思,也就是說,王稽的一番話點醒了范雎,他怕將來果真會有什麼無可奈何的時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知道?於是他立刻拿出全部的家產,用來「報答」過去在艱難生活中曾經遭遇的點點滴滴。 范雎的報答是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不但報恩,也要報仇,而且不分大小,統統有獎。一碗飯的恩惠要酬謝,一個白眼的仇也不放過。 散盡家產只圖一個痛快!快意恩仇是也!我想司馬遷筆下描寫范雎「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的作為,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吧! 可是後世的一般人卻只專注在范雎的「睚眥必報」,僅僅是「青」一眼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報老鼠仔怨」,論件計仇,認為范雎太愛記仇,心胸實在太狹窄了! 如果有人只是「睚眥必報」,只報仇不報恩,也許可以說他心胸狹窄。然而范雎卻不只是有仇報仇,他也有恩報恩,「心胸狹窄」的評價不應該用在范雎身上,更何況司馬遷寫這段故事,從文意來看本來就沒這個意思。 「睚眥必報」是「心胸狹窄」的話,那「有仇不報非君子」又作何解釋呢?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就是主張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的。孔子的「以直報怨」是正當的報復的意思,該怎麼報就怎麼報,仇還是要報的,報的正好即可。孔子也沒有分仇大仇小,小仇雖小,該報還是要報的。 |
2010/07/15
范雎的睚眥必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