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雷梅 ( Göreme )戶外博物館的洞穴教堂裡,可以欣賞到許多早期基督教的「濕壁畫」藝術。
這些壁畫稱不上精美,在創作方面的藝術表現也不高,因為早期基督徒並不重視藝術,甚至十分排斥,而且期待藝術大師願意千里迢迢跑到生活條件嚴苛的卡帕多奇亞,恐怕也沒有幾個吧!
居雷梅洞穴教堂的壁畫約從四世紀開始發展,到了十一世紀達到極盛。其間在八世紀,經歷過一波聖像破壞運動 ( Iconoclasm ) ,起先是某幾個教派的思想,後來拜占庭皇帝受了影響,才下令正式禁止崇拜聖像,許多原先描繪耶穌基督及聖徒的圖像紛紛受到破壞,教徒想裝飾教堂,只能改以抽象的幾何或動物圖形,這些圖形都十分樸拙,顏色也只有紅色一種。直到九世紀初,聖像破壞運動正式結束,基督徒才又塗上灰泥,重新描繪聖像,我們今天所見到大部分色彩較鮮艷的濕壁畫正是在這個時期以後所繪製的。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因為灰泥剝落,而出現新舊時期壁畫並存的情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