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8

大總統刑事豁免權

納維亞特共和國的憲法第90條規定:「大總統除叛逆罪外,非解職後,不受刑事上之訴究。」

根據納維亞特最高法院的解釋,憲法第90條「刑事上之訴究」除係指不得在大總統任內將其起訴為刑事被告外,尚包括不得對其實施傳喚、訊問、搜索、扣押等偵查行為,亦不得在他案刑事訴訟程序中傳喚大總統作證或命提出物證、書證,蓋作證即對犯罪事實曾經見聞,提出物證即可用以證明犯罪事實之真偽,均可能被認定對犯罪行為為共同實施或加工(教唆或幫助)而有轉為被告之虞,故亦不得為之。

最高法院進一步指出,所謂「大總統除叛逆罪外,非解職後,不受刑事上之訴究。」如涉及統治行為,由於此等行為在任內本不受司法審查,縱大總統解職後,亦不受刑事訴究。

1875年6月7日晚11時35分,納維亞特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官邸安全人員A趁女傭B清掃大總統寢室時,對其性侵害,女傭B宣稱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在場觀看,神情猥褻。事後,B對A及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提出共同性侵告訴,經公訴官受理後進行偵查。

B指控A對其性侵得逞,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則在場助勢。B任職內務,耳聞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陽萎不舉,性情乖張,且有喜觀人事之荒唐作為。當日應係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授意A對其性侵,供其觀賞,以饜其慾。A則辯稱係B主動挑逗,乃與其苟合,但被大總統撞見,乃改口反誣,並反控B誣告罪。公訴官乃傳喚唯一目擊證人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作證,大總統拒絕出庭,表示依憲法第90條規定,大總統不受刑事訴究,包括主要程序、前置程序、附隨程序及其他任何程序,大總統均不受約束。且A係其安全人員,因疑B為敵國臥底人員,乃對其實施深入瞭解,事涉「秘密外交」,無從對外說明,縱使至死,亦不能說。至於其是否在場,曾否助勢,事涉統治行為,非司法所宜與聞,無可奉告。

公訴官乃函請大總統辦公室提出所謂秘密外交檔卷,以供佐證。大總統辦公室答以秘密外交,不必然皆有檔卷,出之以動作、聲音,繪聲繪影,如何紀錄?甚且,所謂機密,均專屬大總統裁定,則屬下豈敢?既然大總統已明示均為機密,公訴官應叩頭如搗蒜,安敢置喙?

案經阿其那.塞思黑大總統聲請最高法院解釋憲法,最高法院作出解釋如上。

最後,公訴官以大總統不受刑事上之訴究,亦不得在刑訴程序作證,並因B無法舉證,遂予A不起訴處分,同時以誣告罪起訴B。

百餘年後,聞亞細亞東南島國亦有此不倫之事,特述其事,以供參較。

以上。

2006/12/26

我想到的不只是第101手

老兒我耶誕夜在藝大人文吃飽後聞聲摸黑上美術館聽貓瞎搖滾一不小心踩空挫到腰。

昨唉唷了一天。晚飯後吃了藥上了貼布便早早睡了。

3點醒來,再睡不下去。

猶記夢中與佐為對奕了一局。

我持黑子,佐為持白子,分先。

第35手,局勢一點兒不微也一點兒不妙,明顯對我不利。

我與佐為說:「這一手我 Pass 。」

佐為:「什麼 Pass ?」

「Pass 就是我不下這一手,換你下。」

「哪有這樣子的?」

「本來就可以呀!」

「亂講!」

「唉呀!現代圍碁的新規定啦!在你們以前平安朝時代是沒有的!」

「亂講!140年前,秀策時代也沒有哇!」

「就是說啊!秀策時代也沒有黑子反貼5目半,對不對?新規定!新規定!」

「那阿光也沒說能這樣啊!還有……我看過很多人下過,像塔矢名人、桑原本因坊、緒方十段……,就算塔矢亮、和谷都沒有下過什麼 Pass 的。」

「唉呀!所以說,你這個老實人!人家沒這樣下過,不代表就不能這樣下!我問你,一般對奕有沒有讓子的?」

「有!」

「對了!開局可以讓子,盤中當然也可以讓子呀!盤中讓子就叫 Pass,我這一手 Pass,就已讓你一子了。」

「亂講!但局勢明明是我領先,我幹嘛要你讓我一子!?我不要你讓,你快下!」

「兩軍作戰,尚且可以按兵不動,圍碁就是作戰。更何況,誰說局勢是一成不變的?我現在居下風,但你能把握贏嗎?應付你這種高手,我想到的可不能只是第101手!」

「少虛張聲勢了,你下不下!?」

「我就是讓你,偏不下!你要怎樣?」

「那我也不下,反正時間是你的!」

「有沒搞錯,我剛說 Pass 時,就按下計時器了,換你下,時間才是你的!你下不下?」

「……」

「安啦!我不會唬弄你的,你快下吧!」

「你別唬弄我哦!平安朝時代我已被人家唬弄過了,你知道我的反應是很劇烈的!」

「放心啦!你快下吧!」

於是,佐為便下了,12之3,開拆。

終盤,扣掉 5目半,我還輸佐為2目。

「………」

「喂!你怎麼還沒說我輸了!」我與佐為說。

「我幹嘛說!明明是我贏耶!」

「你輸了呀!」

「我哪有輸!」

「你犯規!」

「我哪有犯規!」

「第35手該我下,你卻先下了,多下了一手,你輸了!」

「可是你說 Pass 了呀!」

「我哪有說過 Pass ?就算說了,也是不合規定的,所以你輸了!」

「你………」

剛好塔矢行洋來了,請名人評評理!

名人眼睛一掃,「欸!佐為!第35手你不該下卻下了,偷吃一步,你犯規,輸了!」

「他 Pass 了,所以該我下!」佐為抗議。

「亂講,圍碁又不是大老二,哪有什麼 Pass ?」

「可是他說有哇!」

「他說有就有嗎?他唬弄你的啦!」

「可是他也犯規,按了計時器!」

「他就按了,時間還是他的,但你也不該偷下!」

佐為看我,眼睛噴火。

「看什麼看?你犯規,輸了!」

「我現在終於了解﹗上天……是為了再耍我一次………才會讓我在這世上徘徊千年之久………嗚~~」

於是,佐為又去跳水了。

2006/12/24

耶誕夜之怪事一樁

前幾天曾與人說,NB(LT)若不啟用「闔蓋休眠」,便不配加入NB(LT)一族。言下之意,以後評比NB(LT)優劣,一定會加入「看誰休眠比較快」這一項的!

帶NB(LT)去紐西蘭旅遊的經驗,講NB沒人聽的懂,要說LT。

下午出門爬山前,發現已闔蓋的NB(LT)電源LED還閃著藍光,當下並不以為意。晚上掀蓋才發現原來沒有睡著,這是不對的。

試著執行休眠,系統跳出一則訊息:「什麼 Print Spooler 阻止休眠什麼的。」嚇死我也!我想了想,不知什麼時候出的狀況。

腦中轉過魯迅,又想到佐佐木小次郎,好像會出什麼事,一定是因為什麼事沒做的緣故。

於是老老實實的更新了 Norton ,花了 1.4K ,辛苦了半個小時,抱著莫大的期望,結果還是出現「什麼 Print Spooler 阻止休眠什麼的」,氣死我也。

焚香祝天, Google 附身,頭條便是 MS  的警告,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說啥,倒是看到了一段:「停用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二話不說,立刻停用!

結果,好了!

至於「什麼 Print Spooler 阻止休眠什麼的」是何時闖入的,是個有趣的問題,但我也不太想想,倒是提醒了該是系統備份的時候到了。

--在百度的訊息:print spooler是什么_百度知道

--在微軟的訊息: Microsoft 安全性公告MS05-043: 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的弱點可能會 ...

--在微軟訊息中極不容易被閱讀到的訊息-如何關掉 Print Spooler

Microsoft 已經測試過以下的因應措施。 這些因應措施並不能徹底解決弱點,但是有助於封鎖已知的攻擊行為。 如果因應措施會降低功能,以下小節將會描述功能降低的情況。

停用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

停用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有助於保護受影響的系統免遭此弱點的攻擊。 若要停用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請執行這些步驟:

1.

按一下 [開始],再按 [控制台]。或是,指向 [設定],然後按一下 [控制台]。

2.

按兩下 [系統管理工具]。

3.

按兩下 [服務]。

4.

按兩下 [Print Spooler]。

5.

在 [啟動類型] 清單中,按一下 [已停用]。

6.

按一下 [停止],然後按一下 [確定]。

您也可以在命令提示字元下使用下列命令來停止及停用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

sc stop Spooler & sc config Spooler start= disabled

因應措施的影響: 如果停用列印多工緩衝處理器服務,您無法從本機或遠端進行列印。 因此,我們建議您僅在不需要列印的系統上使用此因應措施。

2006/12/21

鴨子

小 5 那年,鴨子變成我的同班同學。

小 5 開學頭一天的第一堂是教務主任的課。她是很兇的老女人,很會揍人,更會罵人。但我並不怕她,因為她教的歷史、社會課我考的很好,她揍不到我。而且肉圓考的最爛,看他捱她的揍,是件滿開心的事。

正當教務主任尖著嗓子講課的時候,鴨子從窗子邊經過,探頭探腦,嘻皮笑臉的逗著大家玩。

鴨子今年升 6 年級。他整天笑呵呵,學唐老鴨很像,所以大家都叫他鴨子。

可是他這個時候才進課堂,誤了註冊日不說,而且還遲到了。

教務主任是何等精明的老女人,一點風吹草動哪能逃過她的耳目。她一轉身,123木頭人,鴨子縮頭已然來不及了。

「鴨子!給我進來!」教務主任當然不會叫他鴨子,因為我已不記得鴨子的真姓實名了。「為什麼註冊那天不到校?」

「我……嬸嬸有打電話…」

「可惡!別的同學都準時回學校,偏你不行麼?」

「……」鴨子給嚇的都快翻白眼了。

「今天還遲到!」「給我到後面坐好!下課再跟你算賬!」

「我……是 6 年級耶!」鴨子囁嚅應聲。

「給我到後面坐好!」

鴨子這一坐定,居然就動彈不得了。

不知為什麼,教務主任居然就給鴨子留了級!

對此,鴨子是忿忿不平的,他私下說,他才倒數第4,憑什麼只留他級?

同學也替他不平,常聳他:「你不管,你就到 6 年級一坐,不就成了?」「我不敢,我可怕她怕死了!」

就這樣,鴨子就又多讀了一年 5 年級,可是功課還是一樣爛,沒少捱打。

一直到小 6 畢業,鴨子仍時常埋怨這事,而且堅持他是我們的「學長」。

ADOBE Bridge 的 RAW 調校

ADOBE Bridge 的 RAW 調校

  1. 曝光調整:支援 ALT驗光術。

    1. 亮部是 Exposure ,同時+ALT,可有效監視亮部細節

    2. 暗部是 Shadows,同時+ALT,可有效監視暗部細節

    3. 中間調是 Brightness,不推薦自動選項,中間值是 50,通常要調向左的多(變暗)

    4. 對比是 Contrast ,不推薦自動選項,中間值是 50,通常要調向右的多(增加對比)

    5. 飽和度是 Saturation ,不推薦作任何調整,到PS再做較佳

    6. Workflow Options:保留以下的預設值,Adobe RGB(1998);Size(原尺寸);8Bits;300pixels/inch

    7. 裁切 Crop:先不作,因為不方便還原

    8. 拉直 Straighten:先不作,因為不方便還原

  2. 調校效果重覆使用術:選取先調校過的相片,Ctrl+ALT+C (Copy Camera Raw Settings),再按Ctrl 選其他相片,Ctrl+ALT+V (Paste Camera Raw Settings)

  3. Detail-

    1. 銳利度 Detail- Shapness :建議:關掉( 0%)

    2. 雜訊抑制:宜放大相片觀察

      1. Luminance Smoothing:暗部雜訊,副作用:模糊DPDP

      2. Color Noise Reduction :副作用:彩度降低,無雜訊者,值為0

2006/12/19

愉快的一天

本來以為是明天才要去馬偕護專,不想是今天。自從立志當廢人,記性果然變差了。不知道該不該高興呢?
第一次到馬偕護專,聽說遠眺關渡的風景很美,當然要藉機假公濟私,閒置不少日子的 D200 總算要登場了。
早上起床,看看窗外,居然是個壞天氣,還下著雨,心涼了一半。搭計程車到馬偕護專,進了校門,直奔會議中心,上七樓,極目四望,有山有水,一片風光,可惜天候不佳,不免掃興。

等捷運駛來,勉強拍了兩張,草草收工。

接下來的活動,令人滿意。馬偕創校已近百年,專務興學,致力醫謢,卓然有成,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均獲支持,堪為典範。
中午離開時,雲散天開。Orz
整個下午都在開會,繚亂而已,所幸還不太離譜,既然有譜,充數即可,也不致於太抱歉吧!


 

 

 

 

2006/12/18

Picasa 的「儲存變更」

新版的 Picasa 除了增加上傳「網路相簿」這個重要的功能外,也在一些小地方作了一些修改。

基本上,人們對於程式更新的功能,應該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儘量不要去碰她們。

但如果改變的地方太過明顯,以致於不容忽視的話,也要勇敢的面對,不要逃避。

使用者如果在 Picasa 修改了相片,回到檢視主畫面,就會看到多了一顆「儲存變更」,並且在括弧裡註記變更了幾張相片。

試著按一下看看,跳出一段警告文字,「將變更儲存至磁碟」? Picasa 不是不會動相片的原始檔嗎?真是令人不安啊?

按了確定以後,「儲存變更」就消失了。

趕快到檔案總管去看看,哦!Picasa 將原始檔搬到「Originals」夾子裡了。沒事就好。

「Ctrl + Enter」是快速飛到相片所在磁碟位址的快速鍵。

再進入相片編修畫面,發現多了一顆「復原儲存」,按一下看看,Picasa 會將相片還原回儲存變更前的狀態。果然,Picasa 不會動到原始檔案的。

多想一下,如果在儲存變更後,再對相片作了編修,然後再儲存變更,Picasa 會怎麼處理?

Picasa 不會儲存兩個原始檔案,因為原始檔案只有一個。但Picasa 在第二次儲存變更時,表面上仍然像儲存過了的一樣,可以試試看多儲存幾次,Picasa 並無次數的限制。

有趣的是,不管儲存變更幾次,一旦按了「復原儲存」,即會還原到最近一次儲存變更的狀態,並且取消全部的「儲存變更」,這樣,先前所有的編修效果便會堆疊起來,可試試一層一層還原,便會明瞭了。

2006/12/15

頭頭是道

指稱「頭」的中文有好多字。上圖的「首」、「頁」可視作同一組,它們都是「頭」的意思。

「首」,照傳統的說法,上面 3 根毛是頭髮,下面是顆大眼睛,合起來就是「人頭」的意思。另有一種不同的說法,說不是「人頭」,而是「鹿頭」(林西莉)。姑且管他是什麼頭,反正是「頭」就對了。「首」即「頭」,所以其用法都與「頭」關:最高、居先、第一、在前、起始等等,都可用「首」。

「頁」,上半部是個大頭,下面兩畫其實是人的身體。前人曾有疑問,說:「以全身而訓頭,或即隨俗定義,更致誤與?」(丁佛言)但個人以為此並不難解,下半部畫個人體,正表示上面這顆頭是「人頭」,不是豬頭、狗頭或其他什麼的頭。不過,多數學者一致認為「頁」就是「首」,甚至原來是同一個字呢!姑且不去爭這倆字是否是同一字,查字典凡在「頁」部的字都與「頭」有關,即可知「頁之為首明甚」是也。至於「頁」又用作書冊紙張的量詞,則是「葉」的別字。

另外,個人還有一項發現,「首」、「頁」既然同義,筆劃相同,字體相近,甚至可看作一正一反,那麼,何不只用一個呢?原來「首」用在書寫口語,辭句多用「首」,而且「首」部的字也少;反之,「頁」在書寫口語只作量詞,罕用「頭」義,但「頁」部的字則居多。

附帶說明一點,「首」、「頁」結構裡都有「自」,但個別的「自」卻與這倆字無關,「自」的本義是「鼻子」,正是「鼻」的上半部是也,下半部的「畀」是後來加上去,用來表音的。因此,「流鼻涕」的古文可寫作「自來水」是也。

「縣」其實是一個很「黑色」的中文。右半部是座木架,用繩索倒吊著左半部一顆髮絲披散的人頭。「縣」的本義就是砍掉罪犯的腦袋,懸首示眾。在古中國能這樣掛人腦袋的地方就只能是行政中心-也就是「縣」,所以不僅小地方的行政中心稱「縣」,中央行政中心-天子京城也稱「縣」,其原因就在於不論大小縣,中國人都會在這裡掛人腦袋公開展示。後來「縣」就引申作為「繫掛」的意思,正是現在通用「懸」的本字。不過「懸」這種「繫掛」的方式不是綁死的,而是與掛人頭一樣,是會隨風晃動搖擺的,如懸掛風鈴是也。

我只再囉嗦一點點,以後當你寫文章寫到要綁個什麼東西會晃來晃去的時候,可以用「懸」字;反之,如果是綁死綁牢的,就一定不能用「懸」字。記住那顆腦袋,就不會出錯了。

老公去中國出差,老婆心裡七上八下,煩惱老公會不會嫖妓,甚至包二奶,寫作「懸」念比「掛」念好,因為要是出包了,老公就等著被「縣」吧!

2006/12/13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1970年,Simon & Garfunkel 推出最暢銷的《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專輯,沒過多久,兩人即宣告拆夥。這首歌在台灣的中文歌名一直都是繙作「惡水之橋」或「惡水上的大橋」,望文生義,總覺得意思是颱風天在滾滾洪流中險遭沖毁的危橋。但聽了歌詞以後,意義恰是相反,而是「當你遇到困難,孤立無助時,朋友會伸出援手,像在惡水上搭座橋一樣,讓你平安通過」。 閑來手癢,就將《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用網路繙譯系統查查看,得到下列的解釋:

  1. Google - 多事之秋橋

  2. WorldLingo ; SYSTRAN ; Babelfish- 橋梁混亂的水

  3. 譯言堂 - 在混亂的水之上以橋連接

  4. 華建 - 跨過麻煩的水

  5. 金橋 - 跨越煩惱的水的橋

  6. Dr.eye - 彌合麻煩水

由此來看,目前自動繙譯系統還是比較偏重娛樂的功能,需要努力的空間仍然很大。

另外,也查了日本方面,他們繙作「 明日に架ける橋」。因不懂日文,經請教方家,繙成中文為「明天為你搭座橋」,可是歌詞中並無「明天」,不知這「明天」從何而來?也有繙作「濁流に架ける橋」。無論何者,都凸顯了「搭橋」的主要涵義,比我們的「惡水之橋」高明很多。

至於中國方面,查找的結果,真是令人發噱,有繙作「 憂鬱河上的橋」,大概與「金橋」繙作「跨越煩惱的水的橋」是同一思路的。也有繙作「憂愁河上的金橋」,這「橋」為何要是金子打的?令人費解。更誇張的是繙作「奈何橋」,簡直是不知所云了。難道他們連歌詞都不看的嗎?難怪有人的賞析會寫成「令人感到哀傷」了。

2006/12/12

Google 網頁翻譯瀏覽器快捷按鈕

Google 網頁翻譯服務目前仍然僅支援簡體中文,對台灣的使用者十分不周到,也不公道。

昨天才發現 Google 網頁翻譯有個便捷的功能,原來 Google 早寫了一些 javascript ,提供使用者使用網頁翻譯服務。

在 Google 網頁翻譯(中文界面英文界面)的右上角默默的蹲著一個連結:取得翻譯瀏覽器按鈕,裡面放了 22 個 javascript 。安裝的方法很簡單, 就照 Google 的指示操作:「在瀏覽器按鈕上按一下滑鼠右鍵,並選取 [加到我的最愛] > [連結]」。

講句大白話,其實就是將 javascript 作成一個書籤,Google 指示放在「連結」裡,是因為可顯示在 IE 的「連結」工具列上,使用上較便利,其實放在哪裡都是可以的。

  1. 將滑鼠游標移到「英文至中文(簡體)」上空約 500 公尺處,按下右鍵,選「加到我的最愛」。
  2. 照例,IE 會恐嚇一下,當然要「繼續」。
  3. 書籤預設的名稱不好,改改。

  4. 將書籤「建立在」「連結」裡~完成。
  5. CNN 測試看看,使用方式就照 Google 的指示:「瀏覽網頁時,如果您發現想要翻譯的文字段落,請用滑鼠選取要翻譯的文字,然後按一下瀏覽器按鈕。 如果您想要翻譯整個網頁,只要按一下按鈕即可。」
    選取一段文字試試,速度非常快,很好。

  6. 整頁翻譯,將滑鼠游標移到翻譯網頁的文字上空約350公尺處,還會彈出原始語言,這功能才真是恐怖咧!

相關文件:線上快譯通-看誰翻的好

話畫陳菊

畫陳菊,畫來畫去始終畫不好,後來才發現眉毛、眼睛、鼻子不該描那麼深色的邊,以致於整個人像看起來很怪,反正是習作,懶得改了。

畫陳菊,本是基於討便宜的打算-刻鵠不成尚類鶩,雖然這樣對陳菊很不禮貌,但誰教她長得比較好畫。胖胖且大頭的人都比較好畫。

親眼看過陳菊的人,對她的大頭都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的頭真的很大。世傳的陳菊肖像照,恐怕都是用至少 300 mm 的鏡頭拍攝的,即使如此,壓縮的效果還是很有限。

陳菊不但頭大,而且聲音也很大,乃至於其專注、熱誠、體態、形象也是巨大的。她在我的印象裡,根本就是個「大」。

到目前為止,陳菊在社會、政治上的表現,是值得尊敬的。

另外,這場選舉還讓我鬆了口氣。過去曾聽聞一些對陳菊不好的往事(像 NORI 在綠島偷抽菸被發現嚇得像貓叫,這種事也拿出來說,令人情何以堪,極不厚道),以及一些現在的傳聞,但在選舉過程中都沒有被「爆料」,姑且全當作謠傳。

欸!這些年發生太多令人驚愕的人與事,連以「法古今完人」為座右銘的人都會栽在榕園,夫復何言。「不欺暗室」「無不可告人之事」的典範可能在現代是不存在的吧!

2006/12/10

30 年進步 1 名!

周末掃除日,整理文件掉出一張獎狀,猛一看~原來是兒時參加畫畫比賽的獎狀,真是奇了!

再一看,原來~不是第 3 名,是第 2 名啊!且是 30 年前,不是 40 年前!

這張不知經過多少水災滿佈水漬的獎狀,記載某人「小時了了」的行狀,省視現在的「大未必佳」,真是令人遺汗!

Mei 說:「唷!放了 30 年,進步了 1 名,再放久一點兒,說不定會變第 1 名哦!」」

沒想到獎狀也會增值哦!

2006/12/09

出太陽的午后

  心血來潮,花了一個晚上 + 一個早上修改 blog ,結果弄成紅光滿面、喜氣洋洋的樣子。轉頭看窗外,一道陽光穿過雲層照映在楓丹白露,整個人不覺暖洋洋了起來。

咱窗外的景象,凡是山上該有的,一樣不少。初來時,頗不自在,但看久了,也就習慣了。

2006/12/06

李宗仁回憶錄~序

前些日子為國務機要費案阿扁應否下台,輿論有援用1949年蔣介石引退作為前例,說阿扁亦可引退應訴,待訴訟終結後再復行視事。廢人深不以為然,茶餘飯後與人談起,以為國史繚亂,書雖不可盡信,但也不可不讀。遂出示一書:「李宗仁回憶錄」,這本書是當事人之一李宗仁的口述,經由史學家唐德剛親手整理,若要了解當年蔣介石如何引退下野,李宗仁如何「代位」總統,本書不可不讀。人取去連日埋頭細閱,竟將全本讀完,令人感動。這本書是 1986 年廢人於公館台大對面小發財車主駕駛座位下以新台幣800元購得,當時還是禁書,不僅內容前所未聞,而且還多了一份犯禁的快感。從此以後,便對民國史產生興趣,遍覽史籍,略有所得,這本書居功厥偉。

「李宗仁回憶錄」最好的部分就是唐德剛的序。如果不耐煩讀這本50餘萬言的鉅著,僅看唐德剛在序文裡評價李宗仁,也是足夠的。唐德剛另外還著有「顧維鈞回憶錄」及「胡適口述自傳」,也可一讀。

這本書是李宗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事業的最完備的記錄,又是李氏一生各階段心路歷程的最忠實的寫照。

這本書也是我個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費力最大、遭遇困難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書。

李宗仁先生用了七十多年的歲月,始製造出本書中許多驚人的故事。我則用了將近六年的光陰——我平生治學生產力最旺盛的六年光陰——才把它用中、英雙語記錄下來。

本書原只是一部中文「草稿」,借助翻譯之用。按照李氏與原資助機關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訂的合約和撰述計劃,是在本書英文版發行之後,始能加以整理、潤色,然後以中文版面世的。不意本書英文版尚有待殺青之時,李氏忽於1965年夏,秘密離美,以致本書中文版的整理工作,便無法著手——蓋格於學術界的規律,李氏這位「口述者」一去,我這位「執筆者」,縱在詞句上亦不應易其一字,所以本書就只能以原「草稿」付梓了。「草稿」畢竟是「草槁」,其不完備之處,就毋待多贅了,只祈讀者知而諒之。

這本書的作者,雖只限於李公和我二人,但它畢竟是一部長達五十萬言的「鉅著」。「口述者」和「執筆者」之外,其他有關各項雜務,牽涉的範圍之大,實是一言難盡;正因其如此,則「執筆人」之協調多方,嘔心瀝血之情,也是說不盡的。其中一部分辛酸歷程,我曾另有文字記錄,聊備鴻爪;至於撰寫期間所遭遇的學術性的困難,我在本書英文版序言中,也略有交代。總之,本書自動議磋商到付梓發行歷時逾二十年的一系列過程中,它嵌在我個人生命史上的痕跡,是苦是甜,也是終生不滅的。它今日之終能以現在形式出版,也可說是「執筆人」的一部「發憤之作」吧。

可是,「衣帶漸寬終不悔」,不管它曾給予我多少困擾,今日回思,我仍覺得我當年不顧一切,堅持把這份中文稿——這份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學部所完成的唯一底一份漢、英雙語稿——寫下去、留下來的決定,是正確的;其正確性則反映在當代史籍上所發生的效果——它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國歷史上的真面目。

李宗仁先生畢竟是在中國歷史上做過「一朝天子」的人物,他也是「近代中國」這座高樓大廈中的一根主要支柱。沒有這根柱子,則今日這座大廈,可能又是另外一棟不同底建築了。

李宗仁是怎樣在「近代中國」發生其支柱作用呢?我們試翻史冊,就不難一目瞭然了。

中國之所以形成當今這個局面——不管是好還是壞——國民黨當年的「北伐」(1926—1928年),實是當代中國一切發展的根源,而北伐的基礎則又建立在「兩廣統一」這個歷史事實之上。但是撐起「兩廣統一」(1924—1925年)這半邊天的,則是廣西的統一(廣西統一較廣東為早)。

廣西於1925年秋季統一之後,在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這三位青年將領領導之下,竟一反當時各省割據自雄的時勢,而投入蝸居廣東的國民黨之懷抱來「共同革命」。在那個人行為足以影響一個國家政治發展方向的時代,他們這三位青年將領——所謂「廣西三傑」——的胸襟和氣度,是十分不平凡的。他們這一決定,才能使「北伐」從構想成為事實。而在他們這三人之中,李宗仁實是決定性的人物。他們可以無「黃」,也可以無「白」,卻不可無「李」。

廣西的統一和兩廣的合作,實繫於李宗仁的一念之間。李氏如一念及邪,則那個風雨飄搖的廣東地方勢力,所謂「大元帥府」,是經不起吳佩孚、唐繼堯、陳炯明三面夾攻的。

再談談「北伐」的本身吧。

北伐中最大的暗潮是國共之爭。共乎?國乎?汪乎?蔣乎?在那千鈞一髮之際,李宗仁那支「第七軍」,實是勢足扭轉乾坤的中間力量。他袒汪則無蔣;袒蔣則無汪。容共則共存;反共則共滅。

這支中間力量的如何使用,實憑其指揮者的個人意志之用藏取捨,而李宗仁所做的擁蔣的個人決定,也支配了當時中國歷史所走的方向。

國民黨政權在大陸時代如日中天之時,實是1928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之日。斯時黨內各派系如精誠團結,則今日中共在大陸上的局面,也正是當年國民黨的形勢。不論治績如何,維持東亞大陸之統一,畢竟是任何形式的中國中央政府推行各項設施的先決條件。

孰知捨此路而不由,國民黨於1928年統一大陸之後,竟於同一幅「青天白日」旗幟之下,來個「同黨操戈」,打了三整年前所未有的血腥內戰,終於在東北邊陲打出個「偽滿洲國」;在長江沃壤的核心,打出個「蘇維埃」政權。從此國民黨的統一大業,便成為泡影,永不再來。

這樁歷時三載(1929—1931年)的蔣、李、馮、閻「同黨操戈」的孰是孰非,歷史家言人人殊。這個「言人人殊」的爭辯,今後恐將延續一千年,而終無結論。

但是歷史家如姑置是非於不論,只談事實,則這樁國民黨黨軍自相砍殺的內戰,實導源於1929年初之「武漢事變」。其後接踵而來的「中原大戰」和「擴大會議」(1930年),實是「武漢事變」所觸發的連鎖作用,而李宗仁正是這「事變」的兩造之一——也可說他是始作俑者,甚至可說是罪魁禍首。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如果沒有這一役「討桂」之戰,則後半世紀的中國,該又是另外一個局面了。

李宗仁個人的態度,對1933年的「閩變」、1934年的紅軍長征、1936年夏季的「六‧一事變」和是年冬的「雙十二事變」,都有其決定性的影響。

其原因便是抗戰前與南京中央抗衡的地方勢力,如盤踞閩、粵的舊「四軍」諸將領,以及雲南的龍雲,四川的劉湘,湖南的何鍵,山東的韓復榘,山西的閻錫山,綏遠的傅作義,西北的諸馬,他們對南京的態度,多半是以廣西的李、白馬首是瞻的,而他們二人畢竟是這家掛著「青天白日」商標的老店中,最早、最有功勳、最有聲望,也最有實力的股東嘛。

桂系在當年的地方勢力之中,是有其「帶頭作用」的。它與南京「中央」,不但淵源最深,它在地方建設上的成績,也足為各省模範。李、白二人如擁護中央、服從政令,則舉國大小諸侯,多會聞風景從。他二人如背叛中央、帶頭造反,則各地地方勢力,也會作或明或暗的響應。「西安事變」之所以能和平解決,李、白二人態度之審慎,不能說對張學良最後之「懺悔」,沒有其一定的影響。

「抗戰」開始之後,桂系之盡釋前嫌,無條件地「共赴國難」,實是抗戰初期舉國軍民最大的興奮劑和定心丸。當時名學者傅斯年便曾說,廣西的全省動員,該打「一百分」。老實說,沒有這個一百分,則抗戰開始之後,可能就難以為繼。

但是我們亦不能否認,所謂「桂系」,在抗戰後期與重慶中央貌合神離,在地方政權中,貪污腐化、擁兵自重,也是國民黨政權軍令、政令始終不能如臂使指、絕對統一的最大障礙。相反的,當時「桂系」與「中央」,如能精誠團結,整飭貪污,提高效能,則國民政府治下的一切內部問題——如政治經濟的改革,半獨立性底地方政治和軍事體制(所謂「雜牌」問題)的整頓等等,均可迎刃而解。

「一黨專政」不是當時中國政治問題的核心;專政而無能才是政治問題的癥結所在。左丘明記臧哀伯之言曰:「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左傳‧桓公二年》)國民黨當年的問題,便是「官邪」的問題。「官邪」之所以不能解決,實是派系傾軋的結果。

國民黨當年的「派系傾軋」,原不限於「桂系」與「中央」。「中央」系統之內的派系,亦傾軋無已時。是非雖不易談,而事實則至明顯。李宗仁所領導的這個「桂系」,實是當年國民黨「派系鬥爭」中,僅次於「中央」的實力派。在整個國民黨崩潰的體系之中,相與爭權攘利、貪污腐化,結果覆巢之下,終無完卵,也是他罪有應得的。

國民黨在抗戰之後,把辛辛苦苦自倭寇手中奪回的大好河山,拱手讓賢,乃派系自殘之結果。

國軍在東北「反共抗俄」不成,本可(如馬歇爾之建議)退保華北;華北不守,亦可劃江而治。1949年以前,全國精華所在的「長江以南」,原無共軍的一兵一卒,而當時對世界共產革命有「一言九鼎」之力的斯大林,亦嘗有力阻中共渡江之令。據當年美軍名將魏德邁之觀察,國民黨如尚餘「一把掃帚」,便足以阻止中共越江南侵,而況當時國民黨尚有百萬哀兵、艨艟巨艦、鐵翼連雲!有本錢若此,竟至天塹棄守,任共軍席卷華南,如秋風之掃落葉,讀史者今日回顧,固知國民黨當年之潰敗,經濟、軍事皆非主因,癥結所在,仍繫於派系自殘之間也。

李宗仁事後向筆者力辯,渠當年絕無「逼宮」之事。白崇禧斯時密勸黃埔將領促蔣公下野,亦可能出諸「善意」。無奈「中央」與「桂系」積隙已深,神離而貌亦不合。蔣氏引退,則李氏豈能無「彼可取而代也」之心。蔣公擅權謀,懷德報怨,自有其「寧贈朋友,不予家奴」之憤。由於他二人不顧大局的私鬥,終使國民黨在反共內戰中,太阿倒持,蹈「南明」覆轍,幾至使孫中山所創建的國民黨,全黨為之殉葬。

讀史者如暫時撇開歷史製造者的事功不談,而從其個人之品德出發,作誅心之論,則李宗仁亦頗有足述者。

司馬光曰:「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資治通鑒‧周紀一》)

專就李宗仁個人治國用兵的能力來說,他應該說是位不世之「才」。他於青壯年時期,便能雄踞八桂,軍而不閥。全省勵精圖治,舉國有口皆碑。其才足以牧民,其德亦足以服眾。所以他才能穩坐「桂系」第一把交椅數十年而不傾。最後還要做一任「假皇帝」始收場,凡此皆足以表示李氏有不羈之「才」,有可歌之「德」,他的成就,不是一位普通人可以倖致的。

李宗仁當然基本上是個軍人。其將兵之才,自應超過他搞行政的本領。早在青年期中,他已是位披堅執銳的猛將。成熟之後,更是一位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主帥。論謀略,論險詐——走偏鋒,則李不如白;然御百萬之眾、進退有度、師克在和、將士歸心,則白不如李。

寫歷史的人,如把國民黨政權中數十員翎頂輝煌的「上將」,以傳統所謂「將才」標準來排排隊,則桂系這兩位首領,實應分居第一二位。「小諸葛」白崇禧,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已數十年。不過縱是真諸葛當年亦不過是羽扇綸巾的戎幕之才。若論威鎮三軍之「主帥」的風範,則李宗仁還應居首位,非白參謀長所能企望也。

抑有進者。論將兵、將將,則李氏的本領亦非他底上級蔣中正所能及。蔣公熟讀《孫子》,細玩《國策》。馭人每重權謀;將兵時輕喜怒。在疆場之上率數萬之眾,親冒矢石,衝鋒陷陣,於攻惠州、打棉湖等小戰役中,亦不失為一員猛將;然統大軍百十萬,轉戰千里,進攻退守,如在棋局之上,則蔣氏便不逮李、白遠矣。

但是,儘管李宗仁在軍政兩行,皆有其超人之處,可惜的是他生非其時。他如生於農業社會的傳統帝王時代,則做主帥,做賢相,甚至做明君,他均可勉為其難。

不幸的是,他卻生在這個傳統東方社會逐漸向西式——著重「西式」二字——工商業社會發展的轉移時代。東方的舊傳統與「西式」的新社會是鑿枘不投的。如何調和鼎鼐,兼取中西之長,使古老的中國文明和傳統的政治、社會制度,通過此「二千年未有之變局」(梁啟超語),逐漸走向「超西方」(Post-Western)的新時代和新文明,則李宗仁(亦如蔣介石和毛澤東)在其泯然不自覺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的熏染之中,他所受的有限的「現代知識」的訓練,就不足以承擔這項雷霆萬鈞的「天降大任」了。身「在其位」,而識見不能「謀其政」,那就注定李宗仁(乃至蔣氏、毛氏)一生事業的悲劇收場了。

當然,李宗仁在中國歷史上,不論為善或作惡,都不能和蔣、毛二公並駕齊驅的。

李宗仁是赤足牧童出身,為人渾厚,有著中國傳統農村中村夫老農淳樸的美德。為人處世,他不是個反反覆覆、縱橫捭闔、見利忘義的黨棍官僚或市儈小人。等到他時來運轉、風雲際會,享榮華、受富貴之時,得意而未忘形;當官而未流於無賴。遇僚屬不易其寬厚平易之本色;主國政亦不忘相與為善之大體。以此與一般出將入相的官僚相比較,都是難能可貴的。誅心以論之,則李宗仁在中國歷史上,也該算個德勝於才的君子。

可是話說回頭,吃他那行飯的人,是不能做太多的「正人君子」和「好好先生」的。他在「君子」和「好人」之外,也還有其「政客」的一面,否則他在國民黨那種風雲詭譎的政海之中,也早已滅頂了。

昔司馬遷評與他同時的漢朝第一位「布衣宰相」公孫弘,說他「為人意忌,外寬內深」(《史記卷112‧平津侯傳》)。公孫弘以「牧豕」之童出身,終至拜相封侯。一生經歷除才遇雙全之外,他那「外寬內深」的習性,也是他功成名就的主要條件之一。

民國初年,胡漢民隨孫中山游武漢,見當時武漢的當權派首領黎元洪「渾渾而有機心」(見《胡漢民自傳》)。黎元洪以一個小小的清軍協統(旅長),為革命黨人所挾持而赴義,不期年便備位「儲貳」(饒漢祥語),未幾竟兩任民國「大總統」(1916—1917年,1922—1923年)。對他這項功業上的成就,他外表的「渾渾」和內蘊的「機心」,二者都是缺一不可的。

筆者為李宗仁先生耗時六年,著書五十五萬言,全篇立說主旨,一切均以李氏意志為依歸,未摻雜我個人半句褒貶之辭。如果一位治史者,在推敲五十萬言之後,必須對他筆下的英雄略申月旦之評的話,那我也可說:李德公於「名將」之外,也是一位容貌寬厚而心志精明的政壇高手。論人品,論事功,他和「外寬內深」的公孫弘,與「渾渾而有機心」的黎元洪,大致是同一流的歷史人物吧。

國族不幸,於新舊交遞時代,歷史進化失調。一部中國近代史,直是一部民國「相斫書」。時賢中名將太多,名相太少。民國史上的英雄,因亦以相斫人為第一。德隣李宗仁先生當然是相斫英雄中之佼佼者。

筆者有幸,竟能參預執筆,鉤沉探隱,略敘近百年來國人自我相斫與聯合禦寇之實情,合李公傳記與自傳於一書。本篇雖為民國信史中不可分割之一章,勢必永傳後世,然回顧我國近百年來,天災人禍,更迭相尋,屍填溝壑、生民塗炭之慘痛歷史,吾人著書海外,擲筆沉思,歎息流涕之外,他何足言?

但願我華族自此以後,重睹太平盛世,國人不再以相斫為榮,則幸甚矣。

賢明讀者,細閱我書,想或有同感焉。

是為序。

唐德剛

1985年1月22日

於美國新澤西州北林鎮寓廬

街頭速寫假想


街頭速寫假想

基本的 6 種表情


習作......多指教!!

2006/12/05

大赦天下與官更始(中)

上集在這裡

開宗明義,官員是國家的雇員,是服務人民的,人民要監督他們,而不是迴護他們,更不是懼怕他們。今天談論的國務機要費、特別費是人民的納稅錢,也就是民脂民膏,是從人民身上刮下來的,官員不省著點花,還拿來燒,燒不完還往自己口袋放,人民應該有如自己的錢被偷、被搶般的切膚之痛。百姓犯法,何曾人多勢眾時,就說是制度殺人、歷史共業?官員乃立法、執法之人,公務員犯法,罪加一等,刑法刊有明文,集體犯法,罪莫大焉!人民不必濫施同情。

特別費案進行到今天,差不多要進入收官的階段了。相較於佈局及中盤,不同的棋手可以依自身的喜好及特性,選擇不同的下法,但到了收官階段可就不同了,根據精密的計算,棋手必須找到唯一一條最好的路,未能依此正確的方式收官,則很可能遭受嚴重的損失,甚至讓局勢逆轉。

站在人民的立場,特別費案收官的唯一一條路就是司法。合計現任及退休的數萬名極高級極精英官員,讓他們統統一覺起不來,還有什麼比這樣大快人心的!?台灣官員牛棚的板凳既深且長,何愁沒有備援?給這些一路從威權時代到現在躺著吃百姓的官員,一個結結實實的教訓,澈底消滅這些結構共犯、組織犯罪,這才是轉型正義!

很可惜的是,對奕這局棋的不是人民和政府,也不是藤原佐為與塔矢行洋,而是職業棋士和大老板下的指導棋,最高目標是~和局。

收官的手筋,本不外乎司法訴究、政治赦免及立法除罪三條路,另外,好事者也指點不少迷津(真的是指點到迷津去了),由於娛樂性還滿高的,擇要收錄如下:(次第皆無意義,隨得隨記)

  1. 特別費案是歷史共業~滿有創意的說法,與「滿人入關殺漢人不曾道歉」同樣令人氣結。何不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焦晃飾康熙怒斥大阿哥:乾脆你連我這個君也弒了!)

  2. 3將六千五百位首長記一大過、薪資減半六個月,清白者,可以提出行政訴願~這真是跑出來亂的,如果這樣就沒事的話,那阿扁也可要求被記一大過,罰俸半年,不過,要先搞清楚誰可以記他大過就是了。(謎之聲:扁媽嗎?)

  3. 外界應將馬英九所有所得視為一個大水庫,特別費部分只一個小水庫,小水庫進入大水庫後已合流,難以再區分那些是特別費~有創意的說法,可以寫本「水經注」了,江水又東……。不過「合流」的社會觀感不佳,令人不免聯想「同流合污」。(污水處理下水道不知排放到哪裡?謎之聲:大海裡~海王子~嘟~嘟~,別亂啦!馬英九是寶馬王子啦!)

  4. 釋字419號理由書上所謂「反覆發生之先例,並對一般人產生法之確信」的行政慣例~釋字419號是解釋「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違憲」案的,拿來為特別費案解套,射程未免太遠!其全文是:「三、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不構成憲政慣例:按憲法慣例或憲政上之習慣法,其成立應有反覆發生之先例,並對一般人產生法之確信,始足當之。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以往雖有兩例,但均發生於動員戡亂及戒嚴時期,並非常態,且有違憲之疑義,自不能視為憲政慣例或習慣法。」一言以蔽之,「在威權時代非常態的有違憲疑義的事例」不能視為慣例,如何拿來欺人?特別費從威權時代一路用下來,怎能視為慣例?「行政慣例的位階可以超越法律嗎?」「這不是笑話嗎?法務部長怎麼會講出這種話?」安怎?他就是講了啊!

  5. 首長特別費固然使用在公務需求,但認定公務與否均較寬鬆,且是對首長的實質補貼,難以截然劃分公私~如果要問法律人如何滑頭,這段就是滑頭。先說要用在公務,但標準很寬鬆,又說是實質補貼,所以公私難分。說了半天,等於沒說,厲害吧!這種功夫,法律系不用唸到畢業就會了,還需要出國留學嗎!

  6. 3早不說,晚不說,選在選前最後一周前才講話,雙方陣營都殺紅了眼,告成一團,誰會收手?搞不懂在此時幫馬英九解套,是在想什麼?反而讓自己人措手不及~關於行為動機的問題,亨德里克.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在「寬容」(Tolerance)一書中如是說:「我們極少出於單一的動機而做一件事情,…總是有不一而足的種種動機促使我們做出決定,我們自己心理也明白。…出於天性,我們總要從各種動機中挑選出最值得欽佩、最有價值的一項,修飾一番以迎合公眾口味,然後公諸於世,稱它是『我們做某件事的真正理由』。」正如所見,探討衝3的真正動機居然是饒富趣味的,但有智之士寧願放棄這項娛樂,因為僅是觀看陣前廝殺鬥士們剎車不及的踉蹌模樣,就很笑料十足了。嗯!關於衝3『真正的理由』,他是這樣子說的
    「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首長,本人深知國人這幾個月來對國務機要費及特別費風波的沸沸揚揚已心生厭煩,也體諒六千五百位同仁及其機要人員無端牽連的無奈,如今風波甚至漸延燒到各級民意代表、村里長領取的各項費用。如此無限攀連結果,勢必影響政務正常運轉及政府穩定,實非國家之福,也非全民樂見。因此,國務機要費和特別費的風波既然是舊時代不完備制度留下的共業,今天就沒有理由讓它造成新的災難。這當中不能有分別心,去算計被波及的人是誰、屬於那個政黨、那個陣營,因為這種歷史演變所帶來的不同評價,不應該由任何個人去承受。希望主計處和法務部的報告能有正面功能,開啟政府大步改革契機。」試問,如此情辭愷切,合情入理,有智之士仍要批判,還有人性嗎?

  7. 國務機要費也好,特別費也好,因為當初制度設計的背景與需要,以及相沿成習的慣例,如今竟因時代的更迭,出現「意外的陷阱」,顯然是「歷史留給國家和人民的共業」~時代已更迭,猶相沿成習,這就是因循苟且,死不認錯的最佳例證!如果政權轉移是換手不修車,那何必冒新手上路、新路上手的風險?現在才說本來剎車就有問題,那之前接手的時候,為什麼不檢查?飆得爽就不計較,撞山時就推卸責任。

  8. 制定「公職人員特別費使用示範監獄特別條例」,撥個十億、二十億蓋一座可容納至少六千五百人的大監獄,馬英九住一號,蘇貞昌住二號…,可能連典獄長都在裡面,最好以後再定為觀光景點,讓大家都來看看這個世界奇觀

  9. 最高檢察署吳英昭代理檢察總長召集 6 位二審檢察長:高檢署檢察長謝文定、高雄高分檢檢察長陳聰明、台中高分檢檢察長蔡茂盛、台南高分檢檢察長楊森土、花蓮高分檢檢察長陳守煌、金門高分檢檢察長林玲開會決定,提醒一審檢察長轉知轄區各檢察官,偵查應有統一標準~七檢下天山。

  10. 特別費可細分成道德、政治、行政、法律四個層次的責任。馬英九已負起道德責任;余文也負起了法律責任;鄭安國也已負起行政責任;那政治責任呢?當然是金溥聰應該扛起來啊!~很精密的責任分擔,道德(臉紅)、法律(坐牢)、行政(辭職)、政治(下台),為什麼寶馬王子不能總攬責任於一身呢?只是因為他是寶馬王子嗎?

˙

2006/12/03

Google Reader


G 家的新成員-Reader,線上 RSS 閱讀器,簡單的說,就是將經常拜訪的 blog 統統拉進來。最棒的的是 Goole Reader 的「資料夾」-就是 Tag ,屬性是多重的,同一個 blog 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二話不說,推!

Mei 問我為什麼喜歡住在這裡?

我一直回答不出。

直到讀了楊乃藩的「環游見聞」:「看那是海!」「真的,那映照於陽光之下的粼粼海水,也許只是這條街的盡頭的一線縫隙,但希臘人只要看到海,就很滿足了!」

原來,就只是這一線縫隙,看到了山,我就滿足了!

天涼好個秋

這兩天的氣溫就合宜多了~涼~。

但還不到添衣的時候。

基本上,我全年的標準工作裝就是一衫一褲,回家就脫的只剩條內褲~家居服。

衫是長袖衫,必繫領帶。

怎談到衣服了?

天氣變涼,真是涼得好!

最讓人想起稼軒先生的「醜奴兒」:

ˍ

少年不識愁滋味,更上層樓

更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ˍ

這首醜奴兒分為兩段,每段兩句,前句 7 - 4,後句  4 - 7,句尾均押韻。

前段是說年輕時為了創作需要,筆下的情緒,體會的少,想像的多。

後段是說年老後飽經折磨,愁緒滿懷,但已非文字所能形容,便扯些淡話,應付一下罷了。

天涼,好個秋。

2006/12/01

自作自受

阿扁的孫子是不是美國人?只剩下時間的問題。據說,東港的賭盤已開出 10:1 的賠率,但也有可能是莊家通殺喔!

民進黨團幹事長葉宜津表示,這個時代有很多年輕人會跟老爸說「你管你兒子、我管我兒子」,相當程度尊重成年的年輕人,陳致中夫婦身為第一家庭成員,加上總統相當程度代表國家,幾乎民進黨同志及民進黨支持者都期待他們可以回來,也希望「他們能認知自己不同於一般小家庭,整個社會都期待他們回台」。

真是令人噴飯閃尿!沒想到黃睿靚的肚子居然攸關阿扁的位子!

以前,有孫子調皮壞教的,爺爺就動手修理了,兒子看了,一聲不吭,揮手就搧自己的耳光,爺爺看得都獃了,說:「兒子呀!何事自己打自己?」兒子答:「你能揍我兒子,我就不能揍你兒子?」

有智之士認為,阿扁要不做美國人的阿公,有 4 個解套方法:

第一,拿張便條紙,寫下:「我不會做美國人的阿公!」然後吞下肚去,大家都會體諒的。

第二,教黃睿靚到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去生,國家使館算是一國主權的延伸,只要主張治外法權,阿扁的孫子是可以不用當美國人的。

第三,派架華航或乾脆空軍一號,飛到美國,讓黃睿靚在機上生產,基於航空器亦屬登記國主權的延伸,阿扁也不用當美國人的阿公。

第四,教黃睿靚包車往北到加拿大生,或往南到墨西哥生,讓阿扁做加拿大人的阿公,或做墨西哥人的阿公,西吧!西吧!安德烈!安德烈~~

問題是,當美國人的阿公有何不好?基於「中國再大,甘比我老背卡大」同一理由,美國人再大,甘比我做阿公的卡大?以後阿扁跟美國嗆才會大聲,「我係恁阿公呢~」(看)

環游見聞

昨天在倉庫裡拾到一本書,書名叫「環游見聞-歐洲之部」,作者是楊乃藩先生,九歌出版。

因見目錄裡有曾去過的希臘和意大利,遂引起了讀興。「晴天,碧海,是希臘的特徵。到過希臘,最忘不了的,應該是希臘的晴天和碧海!」「王肇元兄邀我吃晚飯,八點半來旅館接我,…到達飯店已經九時。…我發現顧客似乎不多,我想我們大概來得太遲,很多人已經散了,待到食罷,已經十點半,起身回來時,卻發現顧客絡繹而來,轉瞬間全告滿座。」呵!呵!寫的太貼切了。

晚上啥事不做,只看這本書,歎2寫的真好!

這本書是1978年出版,但依作者序文裡所述,遊歷的時間還要推前至少到1958年,於是看此書彷彿是坐時光機回到過去,遊歷在幾十年前的時空裡,而楊乃藩先生便是此行最好的領隊了。

楊乃藩先生在前記裡自述寫遊記的宗旨:「未去者,可以此代替臥遊;將去者,可以此作為嚮導;已去者,可以此重溫心影。」希臘遊記正是能讓我「重溫心影」的佳作。

楊乃藩先生業已故世。憶起 2 年前賴鼎銘曾寫過一段故事:「前中國時報社長楊乃藩先生,聽說多年前已經病逝。他常常是一早起來走幾趟校園,然後再來練拳。他的習慣是翹著嘴打拳,而且是不跟著大家的節奏,自打自的,每次都是自己打完時大夥還沒有結束,但他一向自己打完拍拍屁股先走人。他太太打得比他好。」歎3自己讀書少,居然不識此書,只好在書裡想像先生風采了。

環游見聞在網路書店還找得到。

為何美女頭皆小?

在人類進化史上存在一個爭議:人類是因為頭變大才變聰明?還是因為變聰明頭才會變大?

有一派的說法是,人類倒底是頭先變大或先變聰明要先擺在一邊,人類直立才是關鍵。他們說:

人類直立以後,行走在草原上,日頭炎炎,腦袋成了最直接的受熱點,腦細胞常受到破壞,而為了有足夠的腦細胞,人類的腦容量就越變越大。

人類的腦容量大到一定的程度,到達損害控制的安全範圍後,本應停止變大,然而,事實上還是多變大了一些。

人類就是因為這多變大的腦容量,發生了「智慧的爆炸」。

從現代人出現以後,人類的腦容量並沒有什麼變化,但卻越來越聰明,可見頭先變大或先變聰明並沒有關聯。人類會變聰明是因為記憶、學習及創造,這都要歸功於那偶然多變大的腦容量。

人類的男性和女姓在腦容量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頭圍上則男性較女性為大。這個現象主要是因為在後天發育上,受到荷爾蒙的影響,男性的頭髮一般比女性少,所以頭圍(頭骨)會變得較大,以阻隔陽光的照射,反之,女性的頭髮較多,已可有效抵抗陽光,所以就不必將頭圍變大。

所以,男人大頭,女人小頭,是天經地義的事。

男人大頭,女人小頭,不但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也反映在人類的審美觀上,自古英雄皆大頭,美女頭皆小。隨著文明進步,不再獨尊武勇,在文藝方面,小頭男才有一席之地。然而,美女仍須是小頭的,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九頭身」堪稱當世黃金比例,關於「九頭身」,曾有人認為與小頭無關,好啊!試想有個大頭的九頭身美女?我可不敢想。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