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6

醫師與醫生


螢幕快照 2015-05-06 上午10.08.03
上圖二字均為篆文的「醫」字。「医」的本義是盛箭的筐簍,後來被用作「醫」合體字的一部分,作為聲旁也是形旁。「殳」是手拿著刀子,相當於手術刀。「巫」或「酉」,「毉」,是使用巫術治療,古代巫、醫本是同源。而「醫」是使用酒作為外傷消毒劑或藥物的增效劑。

「医」、「殳」、「巫」或「酉」合體為「毉」或「醫」,意思是用手術刀、巫術、酒為傷者治療。

相傳中國最早的醫師是上古黃帝時代的一位「巫彭」,「巫彭」也者,意思就是叫「彭」的巫醫。在古代中國,醫術與巫術不分,甚至可說,醫術源出巫術,醫術是巫術的一種。
最近因為血壓高,跑了兩趟醫院,我們家和淡水馬偕同在一條街上,走路十來分鐘可到。這次血壓高是初犯,mei有些緊張,兩次去醫院都陪著我。去第二趟的路上,我突然問mei,「醫生」和「學生」都叫「生」,意思有什麼不同?我的解釋是,「醫生」的「生」是「先生」的意思,古時「先」、「生」、「先生」都是對人的尊稱,所以「醫生」的「生」是對醫者的尊稱。至於「學生」的「生」是「生員」、「生徒」,都是指在學校學習的人。「醫生」為尊,「學生」為卑,二者意思並不相同。

後來,我又想到,「醫生」也叫「醫師」,二者又有何異同呢?

古代中國,醫療人員基本上就叫「醫」或「醫者」,是一種「專業技術人員」,說文解字稱為「治病工」,醫是「山(仙)、醫、命、卜、相」「五術」之一,職業地位不算低賤,但也稱不上高尚。

「醫」加「師」字,在周代就有了,「醫師」是醫療行政的首長,「掌醫之政令」;也是皇家醫療團隊的領導者,「眾醫之長」(《周禮 天官 醫師》、東漢 鄭玄《周禮 天官》職官敘注)。周代的「醫師」相當於秦、漢時代的「太醫令」。自有「太醫令」以後,「醫者」也可稱為「醫師」,到了東漢末年,「醫師」已成為「醫者」的通稱。這裡的「師」仍是「專業技術人員」的意思,與「藥師」、「樂師」、「畫師」的等級相同。

「醫」加「生」字,比較晚出現,在唐代以前,醫術教育均屬私人教授性質,北周時官方開始培育醫術人才,太醫署有醫生三百人,隋代,太醫署有醫生一百二十人,到了唐代,太醫署有醫生四十人(《唐六典 太醫署》李林甫 註、新、舊唐書職官志太常寺),上面的這些「醫生」就是醫學院的學生。然而,在唐代,「醫生」的老師並不是「醫師」(「醫師」是醫術從業人員的一種稱呼),而是「諸藥醫博士」,和「醫生」同屬太醫署的還有:「針生」、「按摩生」、「咒禁生」,各有「針博士」、「按摩博士」、「咒禁博士」負責教授。太醫署招考晉用「醫生」、「針生」、「按摩生」、「咒禁生」的制度比照「國子監」,「國子監」是國立大學,也就是說,唐代就有醫科大學的建制了,而且還分為醫、針、按摩、咒禁四個科系呢!

到了元代,仍有「醫生」教育制度,不過很特殊的地方是,元朝政府將將戶口分爲民、軍、醫、儒、竈、僧、道、匠等,規定各戶必須子襲父業。一入醫戶,子孫就必須世代業醫。到了明代,仍然沿用元制,醫戶採世襲制。當時醫戶大多社會地位低下,與樂工、廚師、班匠等同。(愛醫網 《中國醫學通史》)明代中央政府太醫院並不直接培育學生,而是招考各地的「醫家子弟」(他們本身就是世襲的醫生),進而訓練成為太醫院的成員,而「醫生」則變成醫療人員之一的稱呼了(御醫、醫官、醫生、醫士等)。也就是說,自明代以後,「醫生」轉而成為「醫者」的另一個通稱,不再是醫學院的學生。然而這裡的「生」還不是尊稱,了不起是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圓夢等為業的「陰陽生」同等級,而「陰陽生」也稱「陰陽師」、「陰陽先生」,並不會因為稱了「生」、「師」、「先生」而提高了社會地位,「醫生」也是相同的情形。

有些人可能不瞭解中國傳統十分輕視醫師,到今天仍是如此,「在多數西方國家,醫生是非常體面的職業選擇: 當醫生意味著豐厚的薪酬和得到親朋好友以及社會的高度尊重;每家父母都會因自己的孩子從醫而感到驕傲。然而在中國,從醫者的境遇正日益向反方向發展:工資待遇差,工作辛苦,還經常可能遭遇病人和病人家屬的人身攻擊; 中國父母更希望子女能棄醫從商,去做銀行業。即使是中國的從醫世家,多數也希望子女不要繼續從醫: 一項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的業內普查結果顯示,78%的醫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穿白大褂。中國很多非頂尖醫學院如今常常發現招生困難,只有通過降低錄取分數線的方式才能吸引到參加年度高考的學生; 而入學新生一旦有機會也往往會轉學到其他專業科系。」(BBC中文網:中國醫生地位低「常挨打罵」)

那麼,我所謂「醫生」的「生」是對醫者的尊稱,顯然不是源自中國,那麼,又是怎麼來的呢?答案是:日本。

這個答案實在太簡單,凡是台灣人都知道,所以我就簡單說。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學習西方先進醫療科學的醫生的社會地位極高,從日本人將醫生、律師、教師、政治家都稱為「先生」來看,表示日本話裡「醫生」的「生」是對醫者的尊稱。台灣在日治時期受到日本人的影響,西醫的地位尤其崇高,在政治、社會各方面扮演許多重要的角色,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今天,並不因戰後受中國國民黨統治極力去日本化而稍有改變。台灣人對醫生(醫師)的尊敬原來是受到日本人的影響。

上下古今一遭,「醫生」、「醫師」算是有了著落,這個問題很有趣,暫時考據到此,可能還有什麼疏漏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