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7

俠客行(一)

司馬遷為游俠立傳,乃俠客文第一名篇。

遊俠傳一開頭,司馬遷即極具震憾的提出迥異於當代、後代,乃至於歷代史家正統的看法,賦予俠客正面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定位。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云。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俠 ,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出自韓非 五蠹 一文。韓非指出,要實現法家的理想國,必須消滅寄生在國家體內的5種害蟲,其中兩種便是儒生和俠客。韓非認為儒生和俠客都是法律制度的破壞者,儒生以言論,俠客用刀劍,一文一武,破壞國家秩序。

儒生經過秦代焚書坑儒的浩劫,漢初黃老的壓制,曾幾何時,漢武帝親政後,儒生翻身了。

儒生從政,輔佐國君,封侯拜相,青史留名,意氣風發,光鮮亮麗,自不必多言。

還有一些儒生堅持學術,甘心寂寞,不屈從世俗,也被世俗嘲笑。不過,他們死後即使經過幾百年,仍然受到後代儒生景仰,尊奉為人格的典範。

反觀俠客,他們的行為雖然不合乎國家法律,但他們說話算話,說到做到,講信用,重義氣。為別人打抱不平,出生入死,卻從不張揚,他們的表現也是很值得人們稱贊的吧!

司馬遷對俠客的評價,總而言之,就是他在 太史公自序 寫的:「救人於戹,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仁者愛人,義者守信,所以俠客是仁義之士。

司馬遷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用儒家的標準來肯定俠客。

子貢問孔子:「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孔子回答,第一等的士,是:「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第二等的士,是:「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第三等的士,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言必信,行必果」是率性的直腸子,做事不拐彎抺角,孔子說他們是「硜硜然,小人哉」,不夠 smart,但還算得上是三等士。

「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則是比附孔子愛徒顏回「願無伐善,無施勞」,與「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不相上下,則俠客更是君子了。

唐代 李白 寫過一首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李白寫俠客,太嫌舖陳,不夠乾脆。比不上後來賈島的 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賈島 劍客 比李白 俠客行 要好之處,在於一個短,只用4句20個字即道盡俠客的稟氣。

根本上就是一句話:「說!誰欺負你?!」(拔劍)

儘得司馬遷 游俠傳的精髓,這才是俠客豪爽仗義的直白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