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地上正在向我們解說一般印度平民人家如何使用戶外炊具的這位帥哥叫Anshu(安素),他是我們這一段(歐洽)行程的導遊。 在進入正題以前,先來介紹這位帥哥。 安素的年紀很輕,才23歲,大學畢業,他告訴我們,他即將在3月結婚了!婚後再過幾個月,他將被公司派往俄羅斯學習俄語。安素的家族屬於婆羅門階級,依照在印度民間仍然根深蒂固的種姓階級傳統,他娶的妻子的家族必須門當戶對,同樣出身婆羅門階級,而且對象由父母決定,「現在已經很好了,我的父母先去女方家看過,覺得可以,再讓我去看,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以前,新婚夫妻直到結婚那天,才能親眼見到彼此的真面目。」 我們對印度在今天仍然有非常保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方式與種姓階級的傳統,感到十分驚訝!「自由戀愛,不分階級,在像德里這種大城市才有,一般鄉下是不被允許的。」安素說,「我如果不遵守這個傳統,就會讓我的父母蒙羞,讓他們在鄉里中抬不起頭。」這好像是孟子裡講的:「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在印度,可不只是破壞規矩的小倆口被鄙視,而是連同他們的父母一起被宗族鄉里唾棄。 安素的父親是醫生,月入18,000盧比,母親是教師,月入16,000盧比,他們是婆羅門階級,在鄉下是有身分、有地位的「有錢人家」,縱然安素是在大城市受過現代化教育洗禮的大學畢業生,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仍然毫不猶豫的接受傳統的安排,實在令我們感到非常的「不能接受」。 印度結婚的習慣,反而是女方要負擔所有的費用,連同嫁妝和婚宴,最少要100萬盧比、150萬盧比以上的花費,而男方一毛錢都不必出,這對女方家庭構成沈重的負擔。安素說,「我們家有兩男一女,還好男生多一個,所以我們家還賺了一個!」這又是另一件令我們「不能接受」的「奇風異俗」。 印度人的觀念是,男人必須供養女人一輩子,因此男方向女方索求鉅額嫁妝是「合情合理」的要求。然而,若是對這個合情合理的代價發生了爭執,受苦的永遠是女性,嫁過去的女兒遭受夫家虐待甚至被害的不幸事件雖然時常被新聞披露,但印度政府似乎也束手無策。這個複雜問題,最好就寫到此為止,其一,我自己對印度也是一知半解;其二,這個部分並不在安素的介紹範圍之內。 |
「你們要不要停一下車,下去看一看普通印度人的家?」領隊 linda這樣問我們,「好啊!好啊!」得到一片的贊成聲,原來是有團員要求可否看看普通印度人家的廚房,導遊安素一口答應,領隊在徵得全體團員的同意後,車子便在路旁的民宅前停了下來,「要不要先問問人家啊?」有人基於禮貌的這麼問,「不用,他們很歡迎的。」安素理所當然的回答。 一下了車,一群大大小小的小孩便好奇的圍了上來,同行的團員特地帶了糖果送給他們,一時之間,大手小手交錯著,亂成一團,好不熱鬧。 這間印度人家的「廚房」就設在院子的角落,設備相當簡單,一個小土灶,是用來烘餅的,一個小石磨,用來磨香料,遇到下雨天,屋裡設有一處小灶,沒有煙囪,一定夠嗆的吧!安素很熟練的為我們示範廚具的用法,我猜應該是他從小耳濡目染隨處見到的緣故,他們家應該有「真正」的廚房吧! |
安素示範如何桿麵。 |
這個小男孩穿著長袖襯衫,外面還套著一件T恤。 |
這位婦女大概是新嫁娘,很害羞,倚在門框邊遠遠的瞧著熱鬧。這張照片,是我最喜歡的一張。 |
其實,這是個小女娃,我作過剪裁了。印度小孩在腰間繫的細繩,具有避邪的作用。 |
小男孩,睫毛很長。 |
只有在這種對比之下,mei才會這麼「白」。 |
我們這團的殺價王,在這裡成了孩子王。印度小孩眼眶畫的黑眼圈,也是避邪的作用。 |
旁觀者也笑得很開心。 |
|
屋子裡的爐灶。 |
屋裡廚房的一角。 |
|
|
賣牛大便的路邊攤。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