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4

生生世世

現在台灣人對馬英九講的話大概沒幾個人會認真聽或看吧!星期天我也不過晚起一點,轉遍新聞台,就是沒有一台肯再重播馬的講話,這已不是可見一斑的程度,而是滿臉都是斑了。於是我就上網找,找著找著,無意找到馬英九2012年的勝選感言,其中有一段,他說:
各位鄉親,我會用生命來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台灣的安全和台灣人民的尊嚴,生生世世要為台灣奮鬥到底,好不好?!這是我對台灣最莊嚴的承諾。
這裡面用的「生生世世」有問題,「生生世世」是佛教的觀念。佛教求「解脫」,在「解脫」以前,生命是在「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也就是「輪迴」。中國人受到佛教「輪迴」觀的影響,才會有「生生世世」的說法,指每次生在世上的時候,也就是每一輩子。(其實佛教求的是「解脫輪迴」,解脫不了才只好「輪迴」,並不會願意「生生世世」,那反而變成「永墮輪迴」了!)
馬英九說「生生世世要為台灣奮鬥到底」,我不認為他講的是下輩子、下下輩子、下下下輩子-------還要為台灣奮鬥到底,特別是「指茸為毛」事件以後。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的下輩子應該是為他最愛的美國奮鬥到式,而絕對的也不是中國。
馬英九要說的其實是「一生一世」或「永生永世」,我也不認為他講的是真心話,台灣要是給中國併吞,才是稱他的心如他的意吧!
不管是「生生世世」還是「一生一世」或「永生永世」,幸好的是,台灣憲法規定總統只能連任一次。經得起磨難的台灣,先前有個「陰魂不散」的「精神長相左右」並不曾應驗,馬英九「永墮輪迴」的「生生世世」的咀咒更不可能成讖。更更何況,我恐怕他要順利做完這一任都很困難的啦!隨便提一下,「生生世世」,來生不一定入「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是極有可能的!

2014/03/19

食品添加劑

13260420874_a0bcc464db.jpg
食品添加物指食品生產商在生產食品的過程中,在食品中加入一些化學製品,用來改變食品的色澤、氣味、或調整食物口感及延長保存時間(防腐劑、抗氧化劑)。但有些則會導致癌症,例如許多肉類食品所添加之部分物質,在胃中由於蛋白質、胃酸、添加物相互作用產生之亞硝酸鹽類,可導致生理慢性的病變。這些化學製品被稱為食品添加物。(維基百科:食品添加物)
加工食品業者為了要大量生產、遠程運輸、長期保存、討人喜歡(甚至欺騙消費者)等等因素,必須使用食品添加物,這些食品添加物,絕大多數是一般人完全不解其義的什麼什麼金字邊的化學東西,以這包泡麵為例,即多達十五種左右,看了令人怵目驚心;吃一包麵要額外把這些東西吃下肚,頗令人提心吊膽;因而右下角特別標明的「本產品絕不添加防腐劑」,顯得格外諷刺,絲毫不令人感到安心。
我反而有些懷念以前標示不明的草昧時期,當然這是錯覺。

2014/03/13

005馬謖之死

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在諸葛亮的心目中,馬謖是個不世出的奇才,對他格外器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能夠和諸葛亮聊一天一夜不會累的也真的只有馬謖一人。在諸葛亮強烈的主觀意願下,雖然眾議推舉宿將魏延、吳壹(吳懿),馬謖完全沒有獨當一面統率軍隊的實戰經驗,但諸葛亮不惜「違眾拔謖」,即使直到將近兩千年後的今天,從來也沒有人說的完全其中的道理。
後人的疑問,羅貫中也想到了,所以他大肆鋪陳諸葛亮如何加派人手拱衛馬謖,然而想想未免可笑,反將馬謖當作阿斗,何況馬謖並不姓劉啊!
我每次讀「出師表」,讀到:「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沒有不笑的。
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要問郭攸之、費禕、董允,營中之事都要問向寵,那劉禪還能幹什麼?23歲的曹叡都可以坐鎮長安從容指揮軍事,21歲的劉禪卻什麼事都不能自己拿主意,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笨蛋!第一個發明將阿斗當成笨蛋同義詞的人,原來就是他的乾爹諸葛亮啊!

2014/03/12

Google 文件 外掛 :Table of Contents

screenshot.png
Google 文件增加「外掛程式」新功能,現在數量不是很多,我大概試用了幾個,覺得「Table of Contents」還可以。這個外掛程式對編輯長文件很有用,文件內容裡的「標題1」、「標題2」、「標題3」,經過手動更新,會顯現在文件右側另外開啟的瀏覽框裡。瀏覽框的標題具有書籤的功能,透過點選特定標題可以移動到文件中該標題的位置。我習慣將文件參考內容放在文件的最後,過去在 WORD 用大綱模式管理,現在在Google 文件也可以用Table of Contents管理,實在是太方便了。

2014/03/11

004馬稷之死

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三國志蜀書魏延傳),堪稱繼五虎上將之後蜀漢第一猛將,可惜在戰略方面和諸葛亮的意見嚴重不合,始終得不到重用,而諸葛亮另外也有難處,關於這裡頭的內幕,將在「魏延之死」一文再作詳述。吳壹(吳懿)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倒不是他的戰功,而是他是劉備的大舅子。
三國志裡,諸葛亮獨排眾議,提拔年輕資淺無經驗的馬謖擔任前鋒總司令,於是頭上插著雞毛的馬謖就帶著諸葛亮對他滿滿的信心浩浩蕩蕩領著大隊人馬出發了。可是在三國演義裡 羅貫中卻為馬謖搞了一個大排場:諸葛亮特地撥給馬謖兩萬五千精兵以後,卻是左思不安,右想不妥。一不放心,加派王平隨軍輔佐,並面授機宜,務必在交通要道安營下寨;二不放心,再加派高翔領一萬兵駐紮街亭東北的列柳城以備救援;三不放心,再加派魏延率所部駐紮街亭之右作為接應。三個高級將領保一個資淺參軍,如此「孔明恰纔心安」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孔明自令馬謖等守街亭去後,猶豫不定」,可惜,諸葛亮手裡已經無將也無兵可派了。

003馬謖之死

整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用軍令狀總共有六起,與諸葛亮有關者即占五件,諸葛亮可謂「軍令狀大王」:草船借箭,諸葛亮自己給周瑜簽過軍令狀,結果過關;設伏華容道,關羽和諸葛亮互相簽過軍令狀,結果關羽違令義釋曹操,要推出斬時,但劉備說情:「三人結義時,誓同生死」,連一拉二,諸葛亮只得算了;趙雲與張飛爭取桂陽郡,給諸葛亮簽過軍令狀,結果過關;張飛取武陵郡,給諸葛亮簽過軍令狀,結果過關;最後就是馬謖守街亭,給諸葛亮簽下軍令狀,結果沒過關,成為馬謖非死不可的伏筆!

然而,羅貫中鋪陳的劇情,在陳壽的三國志裡卻是沒有的事,原來打從北伐一開始,諸葛亮就打定主意要馬謖擔任前鋒大將。「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三國志蜀書馬謖傳)。劉備麾下五虎上將,其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皆不在人世,僅餘一趙雲,羅貫中三國演義稱其「老將」,其實趙雲年紀才五十八歲,比起魏將張郃要年輕許多。張郃雖生年不詳,但他出道甚早,趙雲還是少年的時候,張郃即已是河北名將了。諸葛亮嫌趙雲年紀大,那麼魏延、吳壹正值壯年,尤其魏延領導統御出眾,實戰經驗豐富,諸葛亮又為什麼不用呢?

2014/03/10

002馬謖之死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即安排他的死對頭司馬懿登場,其實,並不符合史實。當時驃騎將軍司馬懿駐紮在宛城,防備吳國北犯。稍早之前,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擊敗反叛的新城太守孟達,破壞諸葛亮東西夾擊的策略。司馬懿帶著孟達的首級班師回朝,魏明帝曹叡仍令他返回宛城駐防,鎮守東線。西線戰役,則由魏明帝曹叡親自坐鎮長安,由大將軍曹真督軍,右將軍張郃為前鋒。
諸葛亮一得知張郃率軍前來,馬上調集軍隊應戰,如此重要的指揮權應該交給誰呢?羅貫中安排馬謖在此時自告奮勇喊「有」出場。諸葛亮和馬謖開始進行一問一答:諸葛亮說街亭極難防守,馬謖答自己是兵法專家;諸葛亮說張郃是魏國第一戰將,馬謖答就是魏國皇帝親征也不怕,此役保證萬無一失,拍胸脯願用全家老小的性命作擔保!諸葛亮聽了,環顧諸將:「馬參軍願用全家性命作保,諸位還有誰要領軍出征的呢?」底下面面相覷,心裡都在想:「勝敗乃兵家常事,有必要玩這麼大嗎?」當然沒人應聲,馬謖簽下軍令狀,諸葛亮將兵符交給馬謖。大家都知道,這場戲的劇本早已寫好,馬謖是內定人選。

001馬謖之死

西元228年,諸葛亮用他生命最後的七年,展開對魏國的五次北伐行動。最有勝算的第一次北伐,因馬謖在街亭大潰而告失敗,諸葛亮忍痛處死馬謖,此即為元末明初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的第95回「馬謖拒諫失街亭」和第96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後世將馬謖定調為像戰國時代秦趙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當成軍事史上的笑話,將馬謖作為「言過其實」的代名詞;而對於用人不明的諸葛亮,將他的揮淚斬馬謖評價為「顧全大局」。然而,事實的真相並不全然如三國演義所鋪陳的那樣,透過與晉陳壽三國志記載的比對,可以重新對馬謖之死另有一番認識。